当前位置: 首页 > 小故事 > 睡前故事 > 正文

狐狸的葬礼

睡前故事狐狸的葬礼

狐狸的葬礼

举行葬礼,这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一种仪式。在兽类中,有没有为同伴掩埋尸体,一洒同情之泪的?若说那些笨拙的或残忍的动物无此义举,那么,以智慧著称,连人类也往往自叹弗如的狐狸,会不会为同类之死而感伤呢?

“兔死狐悲”,用以比喻为同类的不幸而悲戚。这句成语,仅仅是比喻而已。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有没有为同类之死举行什么仪式的呢?

持反对意见者,可以引经据典,从动物的习性,动物的本能、乃至人类与兽类的根本区别,来说明世上绝无此事。

持赞同意见者,可以列举大象、猴子、猩猩..为例,说明世上确有其事。

而今这里说的狐狸的葬礼,亦是一例。

却说河北省有个青龙城。城外三十里地有个地方叫王家村。王家村是个大村庄,千把人口中,干啥活儿的都有。其中有个小伙子,名叫王国忠,原是种田的,后来见别人打猎赚钱多,也就买枝双筒猎枪,当起猎人来。

这年冬天,王国忠进山,看到一只全身如火一般红的狐狸。这使他高兴不已。当时,这只红狐狸在树根下刨食,他想一枪击中它。可又担心伤了皮毛,卖不到好价钱。他见自己布下的铁夹子离这儿不远,于是心生一计,将这红狐狸赶向前面一片树林,进树林的必经之路上,一字儿排开,布下了他自己精心设计的八个铁夹子。这些铁夹子,形成连环套,只要碰上其中一只,别的七只便会弹跳起来,将一张尼绒丝网张开,将狐狸、兔子之类的走兽罩住,随便怎样,也逃脱下掉。

今日,也该这只红狐狸倒霉。它被王国忠一惊,撤退朝前面树林子逃去。

它犹如飞快移动的火苗,在雪白的雪地上“刷刷刷”地向树林审去。王国忠紧紧追赶,只见前面“叭哒”一声,尼绒网弹跳起来,四周一散开,将红狐狸罩住了。

王国忠随后赶到,他看到这只从未见过的红狐狸,真不知如何才好。他用手去解尼绒网,红狐狸挣扎着,要咬他,他一眼看到,网上有个不大不小的洞。跟看红抓狸在网里翻滚着,要从洞口钻出去了。王国忠什么也不顾了,他脱下皮袄,罩住红狐狸,使命地捺住红狐狸的头,将它朝雪地里按。他发疯似地,好久好久没松手。当他发觉手酸时,红狐狸早已咽了气。

王国忠拎着死了的红狐狸回家。全家人也都为捕到这么只狐狸而兴奋。

火红的狐毛,完整的狐皮,拿到市场上,还不有人枪?

王国忠在门外打谷场上摊开稻草,将红狐狸放上去,小心翼翼地开膛剥皮。寻常,他剥一只兔子皮或是狐狸皮,嘴上叼支烟,等烟头剩下一小截,皮已剥下了。而今日,他足足吸了三支烟,才将红狐狸皮剥下,然后用竹签撑开,用尺量了一下,足有二尺一寸宽!

油光闪亮的红狐皮、他可不敢放在屋外晒。他将狐皮晾在竹竿上,然后扛到自家小楼的阳台上,像旗杆儿似的竖着,让暖洋洋的太阳晒晒干。

王国忠今日兴致很高。他吩咐妻子,将狐狸肉烧了满满一大锅,左邻右舍,男女老少,可谓见者有份,都喊来尝一口。平时要好的几位伙伴,不请自到,于是,摆开桌子,拿出好酒七八个人边喝边聊,直到日落西山,还没散席。

再说王国忠的两个小姨子,特地赶来吃狐狸肉。吃罢,见天色不早,便告辞回家了。她俩刚走到村口,寒风吹来,闻到一股怪味,耳边还听到一阵凄惨的叫声。她俩抬头一看,只见雪地里黄呼呼一片,吓得两个姑娘腿都软了,连忙相互搀扶着,跌跌撞撞地回到王国忠家,没进门,就喊起来:“哥..

不得了..狐狸报仇来了..多得数..数不清哩。”

众人一听,都惊呆了。王同忠不信,他见两个小姨子如此惊慌,不免感到可笑。他仗着几份酒意,从墙上摘下枪,一边走,一边说:“来了更好。

我再打两只,过年就当礼物送给你们..”

满屋子的人听他这一说,觉得既好奇,又紧张,一个个跟着他,来到村口大路上。

村里好多人也都赶来看稀奇。这一看可不打紧,一个个身上汗毛倒竖,紧张得透不过气来。你道为什么?原来,村头野地里,五六百只狐狸,围住了村口。狐狸中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花色的。夕阳下,它们一个个眼中喷着怒火,虎视眈眈地望着王国忠家的小楼,望着小楼阳台上那高悬的竹竿,望着竹竿上那张大红的狐皮。在盖满白雪的背景下,红狐皮格外醒目。

村子里的人,都没见过这阵势,一个个吓得心惊肉跳。几个胆小的,已拔腿往回溜了。

村子里几个年长的老人,究竟见多识广。他们预感到,这么多狐狸围住村子,决不是好兆头。他们几个头碰头,低声商量了一会,派出一位老长辈,对王国忠说:“国忠,今日这么多狐狸,怕是来者不善哩,它们虽是畜牲,怕也懂得这个情义,依我们几个老伙计看法,它们是来讨狐狸皮的,——快把狐狸皮还给它们吧!”

王国忠不信,淡淡一笑:“迷信!天下哪有这等事儿!若它们懂得这个理,不成仙啦!”

老人们纷纷说:“可不能这么说。世上事,我们闹不明白的多着哩。就连小蚂蚁,也懂得齐心协力的道理,何况这群刁狐狸?”

有的说:“你说它们不是来讨狐狸皮的,为啥早不来,迟不来,今日你剥了只狐狸皮它们来了呢?”

王国忠不服气地说:“我过去也剥过狐狸皮,怎没见它们来过?”

有位中年汉子说:“兴许,你今儿剥的是只狐狸头儿,它们见头儿死了,一个个赶来报仇了。”

王国忠的妻子怕惹祸上身,也担心众怒难犯。说不准,日后村上出了什么不吉利的事儿,人家会把祸因扯到今儿这件事上。便劝道:“国忠,你就依大爷大叔们的话,把狐狸皮还给它们吧!”

王国忠低头不响。有位老奶奶劝道:“孩子,你就试试吧,把狐狸皮扔给它们。若是它们得了狐狸皮散了,便罢。若是它们不要狐狸皮,你扔在雪地上,等会儿还是你的。你去拣回来也坏不了。”

王国忠一想,这话也在理。他返身回家,取来狐狸皮,小心地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像扔手榴弹似的,将卷成一团的狐狸皮,用力扔出去。“扑”的一声,狐狸皮落在狐群中间。狐狸们见有东西砸过来,四周散开,随即又一轰而上,形成一个内宽七八米的大圆圈,五六百只狐狸,黑压压一片,围着狐狸皮,一只只默默地站着,却显出沉默致哀的样儿,没有哪一只随便走动,也没有哪一只发出什么响声。

好一个庄重肃穆的葬礼!

人们远远地站在村头高坡上,悄悄地看着。

不一会,只见一只浑身鲜红的大狐狸,慢慢地走到圆圈中间,默默地围着狐皮转了一圈,然后又慢慢地退回狐群。紧跟着,红色的、黄色的、花色的狐狸们,似乎事先开过“准备会”似的,它们选出的“代表”一个接一个走到圆圈中心,向狐皮离别。

当这种离别仪式一结束,五六百只狐狸一起低下头,悄悄地站了两三分钟。然后,不知哪只狐狸,发出一声尖锐悲愤的尖叫,随即,一只红狐狸跳到圆圈中心,叼起那张狐皮,在群狐们的簇拥下,离开了村口。

当村民们从惊异中醒过来时,狐群已消失在暮色苍茫的雪原中。

村民们都各自回家了。村头寒风中,只剩下王国忠呆呆地站着。火红的狐皮在他眼前不断闪现,搅得他心头一阵阵被针刺似的。他仿佛又看到狐群簇拥狐皮,飞奔而去的情景。他今日总算亲眼看到了,这些被他剥皮煮肉,不知杀害过多长只的狐狸,在它们之间,竟有这么深沉的友爱和思念。他被深深地感动了。

看了狐狸的葬礼,这位以打猎为生的猎手,想洗手不干,重新当农夫了。

睡前故事坏狐狸,好狐狸

秋天来的时候,狐狸阿布忽然病倒了。

阿布先是身上光洁的红毛变得黯淡无光,继而头上、手上也东一块西一块地变黑了。狐狸奶奶带着阿布去野猪医生的诊所检查,却没查出病因。

“奶奶,我恐怕得了不治之症!”阿布伤心地对奶奶说。

看到阿布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狐狸奶奶伤心极了。

徐徐地,阿布的肩开始疼了,手开始疼了,脚开始不利索了,连同胸口啊、头啊等等都不惬意起来。

“奶奶,我恐怕要死了。”阿布悲痛欲绝地对奶奶说。

“那你有什么心愿吗?"狐狸奶奶抹着眼泪问阿布。

“我想在去世前,将以前骗大家、偷大家、抢大家的所有东西都还给他们。”阿布说。

“好吧,既然是你的心意,我也只好成全你了。”狐狸奶奶勉强同意了。

“亲爱的母鸡太太,对不起,这是一次宴会上,我从你那里偷来的项链。”阿布拿出一串项链,还给了惊诧不已的母鸡太太。

还有红猪太太家的餐具、兔哥家的胡萝卜……就这样,阿布敲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不停地道歉,将所有偷盗、抢来的东西都还了回去。

“好啦,我现在终于可以放心地离去了。”阿布虚弱地躺在床上说道。

阿布怎么了?麦香镇的居民都好奇极了。

阿布生病了!很快,这一消息传遍了整个小镇。

“哎呀,阿布虽然有些笨,虽然有时喜欢偷、喜欢骗,偶然还扮演强盗,不过,作为一只狐狸,他还算不错啦。”大家都惋惜不已。

阿布在床上躺了一天没有死,躺了两天没有死……过了一周,他仍躺在床上,虽然他的确很虚弱了。

毕竟得的是什么病呢?阿布不知道,狐狸奶奶不知道,麦香镇的居民都不知道。而虎王听说了阿布的事情后,立即派来了三位御医为其诊断。

“瞧他的毛发日渐变色,恐怕是得了褪色症。“驴医生一本正经地下了诊断结论。

“瞧他的手掌发黑,我觉得他恐怕是得了黑掌病。”马医生也一本正经地下了诊断结论。

最后,轮到兔医生。他左看右看,看了阿布很久很久。

“我是不是快死了?”阿布问兔医生。兔医生摇了摇头。

“我觉得你应该先去洗个澡,然后换一件新衣服。”兔医生说。

“为什么?”阿布觉得这个建议真是好奇怪哦!

“因为,我怀疑是你新买的衣服褪了色,然后将你的毛发染得黑一块、红一块。”兔医生陧吞吞道。

“什么?”阿布惊叫起来。

“所以,你并不是真的病了,只是觉得自己病了而已。”兔医生又慢吞地补充了一句。

三个御医出门了,剩下阿布和奶奶面面相觑,后来他们拿起那件衣服看了又看,瞧了又瞧。

“唉,没想到一件衣服害你变成了麦香镇的好狐狸了。”狐狸奶奶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是啊,没想到一件衣服、一场病,害我不能做真正的狐狸了。”阿布也叹气道。

“不行,从明天开始,你必须为重新成为一只坏狐狸而努力!”狐狸奶奶忽然气愤地对阿布咆哮道。

“好的,奶奶!”阿布点了点头,郑重地承诺。

寓言故事狼和狐狸

日常生活里没有谁满意自己的现状,这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呢?有的人想去当兵,而当兵的却对这人羡慕得很。据说有只狐狸极想变成狼,但谁敢保证和羊打交道就没有使狼苦恼过?

狐狸对狼说:亲爱的,我的饭菜通常总是一只老公鸡,不然就是些瘦小鸡。见到这饭菜我就倒胃口。你的饭菜比我的丰富得多,所担的风险又小,我必须走近住宅,而你躲在一旁就行了。把你的本事教给我吧,好哥们,行个方便吧!让我成为狐狸中最棒的一只,能在铁叉上烧烤一只肥羊慢慢享用。我绝不会忘恩负义的。

狼满足地说:我乐意为你效劳。我的一个兄弟刚巧死了,你赶快去把它的皮拿来穿上。待狐狸正欲去取狼皮,狼又说道:如果你想甩掉看管羊群的猎狗,你非得学会你一些必要的本领不可。

狐狸披上了狼皮,反复操练着它的狼老师告诉它的动作要领。开始时的动作还不太像,到后来就十分逼真了,以至于维妙维肖,以假乱真。正当它刚学好这套本领时,恰巧有群羊从此地经过。这只披着狼皮的狐狸马上奔了过去,一时间恐怖气氛笼罩了山野。就这样,(它真像巴特洛克尔穿上他朋友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盔甲代他出征一样,使得营地和全城一片惊慌,公婆儿媳,大家扶老携幼都跑进教堂去逃难。)羊群仿佛是看到了地球就要灭亡一般,狗、羊群和牧羊人都朝村子里狂奔逃命,只有一只母羊跑得慢,快被这个披着狼皮的强盗抓住了。可就在几步之遥,狐狸听到一只公鸡在打鸣叫了起来,这个不合格的学生立刻朝公鸡窜了过去,把它老师给的那件狼皮工作服丢在了地上。什么母山羊、动作要领、辅导教师啦,一起全都抛到了脑后,它向往的猎物还是那只令它垂涎的鸡。

伪装毫无作用,以为这样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秉性,那只是痴人说梦!只要机会相宜,他们马上故态复萌,一切照旧!


寓言故事狐狸求职

狐狸在山里生活。它拼尽全力,整天为生计奔忙,但是收效并不如意,它经常挨饿、受冻。不仅如此,它还经常碰到危险。一天,狐狸偷了农人的一只鸡,刚好被一只大黄狗发现,大黄狗突然扑了过来。狐狸赶快放弃了那只鸡,拼命地逃跑,差一点儿就被大黄狗给捉住。狐狸想,如果有一天不幸被狗咬住,那么性命就没了。它越想越害怕。

它很羡慕家畜们的有规律而又平静安逸的生活。牛耕完田后便回到牛棚,那里有主人早已预备好了的上等饲料,它可以慢慢地享用了;狗负责看家护院,一日三餐吃得饱饱的,有时还能吃到骨头;猫逮住老鼠当点心吃,本来挺爽的,还会得到主人奖励的鱼。它们实在太幸福了。

狐狸对此很不服气。它认为自己的先天条件并不比牛、狗、猫差,可是,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状况却远远不如它们。想到这,它感到忿忿不平。它认为这是老天不公平,亏待了自己。

狐狸对牛说:“咱们比一比,看看到底是谁智慧。”牛回答说:“当然你智慧了。在动物世界里,你是公认的智慧动物,我自愧不如呀。”

狐狸对狗说:“咱们比一比,看看谁的相貌更漂亮一些。”狗说:“当然是你的相貌更漂亮。我觉得自己长得很丑,根本比不上你。”

狐狸对猫说:“要比机灵,你说谁更胜一筹?”猫说:“你是动物界的机灵鬼,这是大家公认的。我爱睡大觉,谈不上机灵。我需要向你学习才是。”

通过与牛、狗、猫的对话,狐狸增加了自信。它想,既然我比牛、狗、猫优秀,农人肯定会高看我一眼的。也许,主人会让我当它们的头领,指挥它们做事。于是,它便神气十足地去找农民求职。它表示,它会像牛、狗、猫一样,尽心尽力,成为农人家里的优秀打工仔,决不会辜负主人的希望。

农人说:“凡是到我这里打工的动物,都能胜任一项工作。比如,牛力大,能耕田;狗警觉,能看家护院;猫有捕鼠特技……你说说,你能干什么?”

狐狸支吾了半天,也没有回答上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