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赤橙黄绿青蓝紫
乌鸦太太有七个女儿。她们的羽毛一样乌黑闪亮,她们的小黄嘴一样可爱尖利,她们的声音一样沙哑迷人真是什么都一样呀!
乌鸦太太经常分不清她的女儿们。
莎丽,你看你又浪费米粒,都说过好几次了,就是改不过来。看看你的六个姐姐,吃饭一个个都文文悄悄的,就你天天都添乱。乌鸦太太不满地数落着掉饭粒的女儿。
可是妈妈,我才是莎丽呢。我今天表现很好啊,一颗饭粒都没掉。坐在桌子最右边的小女儿立刻叫了起来,妈妈,掉饭粒的是大姐姐莎拉。
哦,莎拉,今天你怎么啦,我的孩子?乌鸦太太问。
我才是莎拉呢,掉饭粒的是莎米。
不,是莎莎。
你看,乌鸦家一早上就这么闹哄哄的。
有时候事情会更糟。
比如有一天,莎丽的老师打电话告诉乌鸦太太,莎丽这几天在班里一直闯祸,让乌鸦太太在家里要好好教育孩子。
乌鸦太太气坏了,把三女儿莎米的翅膀揪了过来,说:老师说你在学校闯祸了,妈妈今天要打你屁股,惩罚你!
莎米是七个女儿中最乖巧的,她一边哭一边尖叫着:妈妈,你打错了,我是莎米,我是你的乖女儿莎米。
啊?乌鸦太太连忙放手,找寻着莎丽,可是除了莎丽自己,谁也不知道莎丽在哪儿。她们长得真是太像了。
莎丽,出来,莎丽,你出来。乌鸦太太只能大声喊着。可是鬼精灵莎丽才不会主动出来挨打呢。
唉,看着这七个一模一样的女儿,乌鸦太太真是为难死了。
一天刚下过雨,太阳从云里探出头来。乌鸦太太向窗外望去,惊喜地看到了一条漂亮的彩虹:多美丽的色彩!一共有七种颜色呢,就像我的七个女儿。对了,彩虹是太阳的女儿吧?哦,天哪,我有个好主意。
乌鸦太太匆匆地来到集市上,扯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纱,然后让裁缝姑娘做了七条裙子。
小乌鸦们从大到小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穿上了裙子。当然也有小乌鸦想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可是乌鸦太太说:这是一些有魔法的裙子,这七种颜色是彩虹的颜色,必须按照规定来穿,否则你们都会成为秃乌鸦。
啊!秃乌鸦,多难看呀,七只小乌鸦只好乖乖地穿上了乌鸦太太指定的裙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乌鸦太太就叫她们赤孩子、橙孩子、黄孩子、绿孩子、青孩子、蓝孩子、紫孩子。
乌鸦太太再也没有认错过女儿。
当然,说不定有一天她们会穿错裙子。可那是以后的事了
名人故事褚橙的昭示
褚橙,褚时健种出的畅销橙。
褚时健是值得尊敬的中国人,他绝不仅仅是企业家。他与人生困苦搏斗。从打仗、反右开始,他51岁成为玉溪卷烟厂厂长,打造出价值千亿的“烟国”。1995年,他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1999年他因“贪污174万美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减为有期徒刑17年,74岁保外就医,75岁在哀牢山种橙,在荒山上种出的褚橙如今供不应求。
褚时健的苦难史是制度苦难史的缩影,很多人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倒影,回想起曾经的峥嵘。
他给国企带去过希望,糖厂、烟厂,做一行成一行,无论什么年代都无法掩盖他天才企业家的光线。他总是能找到准确的激励机制,让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但他违背了规则,他在烟厂创造出991亿元利税时,却因为174万美元锒铛入狱。一个天生的企业家进入了错误的激励机制,这是个悲剧,更悲哀的是,个人无力改变这一体制,他只能低头。
出狱种橙,褚时健终于在低谷找到了准确的出口,虽然被动而无奈,他的投入却主动而积极。事实上,他无意中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农业运作的方式。租下2000亩荒山,在果园工作的农夫成为农场工人,可获得体面的收入。
因为褚时健对品质的坚持,农夫学会了靠品质获取收益,学会了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挣脱价格战的阴影。一棵树留多长花,挂多长果,用什么样的肥料,如何浇水……细节决定褚橙的品质。在准确的激励机制中,没有小农意识下的坑蒙拐骗,反而有大量合格的追求利益的员工。
难得的企业家素质,与最起码的诚信相匹配,才是今天中国尤其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扛鼎素质。企业家的赢利能力与诚信,是现代中国的稀缺资源。褚时健用电商平台销售,说明他不保守,但他拒绝了上市的可能性,说明他对诚信的坚持。
为了城镇化,为了现代农业,政府给农业、农企丰厚的补贴,这吸引了一批“绿眼龟”。他们大规模进入农村圈地,与基层干部合谋拿到大量补贴,对农业敲骨吸髓。这样的企业家进入农村,是农村的悲哀,农业丧失希望,农夫没有转化为尊重市场规则的产业工人的前景。中国假如有数万个褚时健这样的企业家在农村踏实干活,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
没有必要美化褚时健,在人生低谷独坐一隅时的伤心,只有他自己承受,老年丧女的悲哀,无人为他分担。而他对于财富的态度在沉淀之后早已坦然,他坦承晚年种橙是“心理不平衡”,“现在的国企老总一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我也不想晚年过得太穷困。另外,我70多岁出监狱,总得找点事做,让生活充实点”。正因为人生跌宕起伏,所以坦然,所以不喜不悲,坚持自我。种橙不会让褚时健暴富,却让他得到尊重,有发挥才能的空间。他的企业家才能因种种原因被耽误了几十年。
绝大多数人不愿意经历褚时健这样的起伏人生,褚时健也是被迫的,并非他天生觉悟高。到了谷底之后绝境反弹,发挥才能,坚守底线,成为励志的榜样,这是褚时健的了不起之处。他显示了中国企业家对抗制度性逆境的能力。
睡前故事玲蓝与玲橙
玲蓝是妹妹,玲橙是姐姐。玲蓝很勤劳,玲橙却很懒惰。
有一天,母亲叫她们过来,对她们说:你门已经长大了,该到外面去生活了。我这儿有点钱,你们一起分吧!
听了母亲的话,姐妹俩把钱拿过来,各拿了100银子,去外面生活了。
玲橙整天游手好闲,不一会儿就把100银子花光了,成了乞丐。
玲蓝可不像玲橙那样,整天游手好闲。她把100银子换成了2000个小钱,存了1000元。用200元买了一幢小屋子,开了一家店。
由于玲蓝很勤劳,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赚了500银子。她把500银子换成了10000个小钱,存了5000元。
玲蓝把小屋子卖了出去,得到了200元。她用2000元买了一幢大别墅,又用500元买了一块地。她天天辛勤劳动赚了不少钱!她又把赚来的银子换成了 50000元,成了当地的大富翁。
过了一些日子,玲蓝想姐姐玲橙了。于是,她用钱顾了几个仆人,叫他们去找自己的姐姐。
终于,那几个仆人找到了饿的半死的玲橙,他们把玲橙带到主人的家。玲橙惊异看着那幢大别墅,心想:大富翁找我干嘛?要顾我当女仆吗?我那么穷,她怎么会叫我呢?
这时,玲蓝走了出来。她看见姐姐又黑又瘦,心疼极了。玲橙发现大富翁居然是妹妹玲蓝,又惊又喜。
玲蓝带姐姐来到餐厅,请姐姐美餐一顿。玲橙大口大口的吃着大鱼大肉,兴奋极了。她下决心也要做个勤劳的人。
从此,玲蓝和玲橙都成了勤劳的大富翁,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历史故事回荡在赤岩洄的鼓声
自东向西潺潺而来的信江,在铅山县河口古镇东首的凤来村偏北拐了一道弯,同时在此接纳了发源武夷山脉北麓的桐木江。两江交叉处的北岸是九座雄狮状的红石山峰,在九狮山的首座山峰下,形成了一个大旋涡。年复一年的千万年来,旋涡淘空了河底的沙石,形成了一个素称半斤“胡丝”打不到底的深潭。名曰赤岩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古镇里传开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说是每年到了端午节的这天,狮江北岸九狮山的赤岩洄水域,从水下会传出一阵紧似一阵的龙舟赛的击鼓声与呐喊声,且声音悠扬,站在山上听的更清晰。与人们在南岸上举行的龙舟赛遥相呼应、和音互答,听得人们毛骨悚然。有老人代代相传,说是祖辈流传的离奇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年端午节,因为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繁荣的江南古镇商业经济也一落千丈,地方官衙为粉饰太平,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大爷发出告示说:今年的狮江龙舟赛,由县衙门组织,重奖优胜龙舟队,沿江两岸居住的村子里各宗族都可以组队参加;竞赛采取预、决赛,进入决赛独占鳌头的龙舟队可获得3000两纹银的奖励。
居住在信江隔河相望的梁、祝两大家族。历年来在龙舟赛上都是强队,势均力敌、互有胜败。由于这一年的龙舟赛是官府承办,加上又有重赏。梁、祝两队更是磨拳擦掌,精心挑选桨手,早早做了预备,决心要在竟赛中夺得第一名。
祝家水而长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常在古镇街上游荡混饭吃,是祝家有名的“混混。”与赤岩村的梁家人也十分认识。眼看着端午节即将来临。他眨巴着一对贼眼,心想:要让祝家龙舟赛获得成功,就得打败梁家队。俗话说,“无毒不丈夫”,他想了一个鬼点子。端午节的前两天,水而剩着夜色划着渡船去赤岩村,找到梁家村一个叫火倪的“光棍”,两人臭味相投,秘密策划了一个阴谋。水而允许事成后给他500两纹银作为酬金。
赤岩村梁家的龙舟,平时就放在祠堂架空安放,只有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才会请下水。龙舟下水前的一个晚上,天空漆黑一团,火倪乘夜深人静,静静地溜到梁家祠堂的龙舟上,在预定自己的坐位下,神不知鬼不觉用小尖刀,将龙舟底板凿开一个鸡蛋大小的洞,然后用棕丝塞紧,倒入事先预备好的桐油石灰胶封好洞口,盖上舱板,做得天衣无缝。
端午节这天,艳阳高照,和风佛面,是赛龙舟的好日子。上午八点钟,古镇的狮江两岸,已经是人山人海,嘈杂声一片,盛况空前。梁家和祝家的族长分别带领两姓村民在岸边,摆出三牲和粽子、包子,烧纸点香,祀拜龙神,保佑自己的龙舟取的冠军。江面上八只参赛龙舟分别以两组参加了两个回合的预赛,六只龙舟先后被淘汰出局。最后参加决赛的果然不出所料,是众望所归、人丁兴旺的赤岩村梁家队与实力雄厚的中州村祝家队。
上午11时许,知县老爷坐在官船中间的看台上主持决赛,周围站立着两排衙役,10多名地方绅士陪同。桌子上整洁码着3000两纹银,在阳光照射下慴慴发亮。两只进入决赛的龙舟一左一右依次排列。长长的龙舟尾舵上,各拖着一面雕龙画凤的红黄绿色三角大彩旗,中间各自绣着硕大的“梁”字和“祝”字,旌旗猎猎,威武雄壮。两队舵手、桨手、鼓手和指挥都已各自就位。随着知县大人的开赛击鼓声响,两只龙舟如开弓利箭一般向前飞去。顿时水面上划出了两道银白色的水花四处飞舞。两队的桨手随着有节奏的击鼓声、呐喊声,一上一下的挥动着桨板,龙舟一拱一拱的快速向前。场面十分壮观与紧张。船头上站立的指挥摇桨跺脚,有节奏又声撕力竭的叫喊着。伴随着越来越密集的击鼓声,只见两只龙舟或前或后交递前进。看得两岸观众心情无比激荡,助威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龙舟上的号子声和岸上的欢呼声响成一片,盛况空前。
当齐头并进的龙舟进入赤岩洄水域,已到了白热化的要害时刻,梁家队龙舟上桨手火倪偷偷伸出右手拔出坐垫舱底那个塞子,刹那间江水涌进了船舱内,他哎呀一声大叫:“不好了,龙船漏水了!”正在全心贯注划桨的队员们听到叫声低头一看都惊慌了,划桨即刻停下来,只一瞬间,祝家队龙舟擦沿而过到达终点。这时,梁家队龙舟上顿时大乱,有的人跳水了,有的人翻到了江里,很快龙舟就侧翻了,船底朝天倒扣着。江面上呼救声此起彼落,在众目睽睽之下,人和龙舟被湍急的旋涡快速卷入赤岩洄中。只有火倪和少数几个水性好的人侥幸游上了岸……。
火倪暗地做了伤天害理的坏事,心乱如麻,又看到梁家村一片悲惨气氛,他自知罪责难逃,惶惶不可终日。两个月后,他逐渐神精恍惚,神经错乱起来。不久便流落古镇的街头巷尾讨饭,消瘦的脱了人形。春节来临前,有人发现他死在了赤岩洄的沙滩上。
自此以后,梁,祝两家不再来往。每年到了端午节这天,九狮山下的赤岩洄会从水下传出一阵紧似一阵的龙舟赛的击鼓声与呐喊声……。
留有歌谣曰:
龙舟竞赛并头进,击鼓呐喊奋争先。
眼看夺魁在眼前,阴险手段千古怨。
端午年年击鼓声,众魂不散赤岩洄,
后人吊唁冤屈者,齐声遣责无良人。
民间故事刘唐为何叫“赤发鬼”
北宋末年,东潞州城西十里有座小镇,名叫刘家集。小镇的西北角有两间破草房,住着佃户刘保一家。刘保为人诚实,家景又清贫如洗,所以到三十七岁才娶到邻村的一个年轻的寡妇为妻。女人娘家姓赵,父亲是位有点名气的老医生。
刘保夫妻都是受苦人,日子虽过得贫寒,但两人相亲相爱。第二年生下一子,夫妻俩就给孩子起名刘唐。
刘唐七岁,就跟本家一位远房大伯学起武术。他长得虎头虎脑,也很智慧,大伯说这孩子长大准有出息。
刘唐十七那年,家乡遭了旱灾,庄稼颗粒未收,百姓们被迫卖儿卖女乞讨度日。东潞州城里的大财主刘刮皮全不顾佃户死活,他见天遭大旱催租更紧。限期交不上的,不是遭他毒打,便是被押送官府。刘唐的父亲交不上租子,被官府抓去活活打死;刘唐的母亲咽不下这口冤气,也上吊而亡。刘唐几次要找刘刮皮拼命,都被外祖父拦住了。外祖父把刘唐接回自己家中,每日看管,恐他外出闯祸。
一日,财主刘刮皮的家奴来到赵老医生家中,要请他去给主人看病。老医生一问病因,原来几日前刘刮皮做了一梦,梦见一赤发红面的大汉手拿锁链,说他做恶太多,阎王要拿他问罪。刘刮皮被吓醒,出了一身冷汗,自此,茶饭不香,睡觉不甜,不几天便病倒了。因此来请赵老医生去治病。老医生听后,沉思一番,心中明白,就对家奴说:你先稍等片刻,我换件衣裳随后就来。
老医生走出正屋,寻着刘唐,拉到僻静处,小声说:刘刮皮派人来,叫我去给他治病,这是个报仇的好机会。不过这畜生奸诈得很,外人很难靠近,你看如何是好?
刘唐年轻气盛,想也没想,随口说:这还不易,你在药里下点毒药不就完事了。
老医生摇头道:唉,刘刮皮小心得很,过去我给他看病,每次煎好药后,必让别人先尝几口,他才服用,此法不妥。
刘唐眼珠一转,说道:你老在身上带把刀,待无人时,把他刺死怎样?
老医生沉思一会,眉头一展,说:有了。刘刮皮是梦见赤发红面大汉惊吓而病,我见了他就说需用红发做药引,你可知如此行事
老医生跟家奴来到刘财主家,给刘刮皮诊过脉后,故做惊慌地说:唉呀,老爷此病不轻啊!
到底啥病?
不瞒老爷说,这病不是一般病症,乃是魔鬼附身。
刘刮皮一听慌了神,忙问:可有法儿治好?
老医生说:法儿倒有,用药不多,只是引子难寻。不过,像老爷这样的贵人,神仙也会帮忙的。
刘刮皮慌忙问道:什么药引子,快快讲来,我派人去找。
此病须用红发做药引,药要在夜里吃,叫红发者一更剪发,二更煎药,三更服下。外人不得近前,方可有救。万一有人惊动,老爷就不能怪老朽医病不灵了。老医生说着,手提朱毫,写好药单,起身告辞。
刘刮皮命家奴抓药的抓药,找人的找人,里里外外,忙成一锅粥。
再说刘唐在家里买来颜色,把头发染了个通红。第二天大早,腰里暗藏了一把短刀,直奔县城而来。刚到城门,两个找赤发的家奴看见了,一人抓一只胳膊,拖起来就往家里拉。刘唐故意大喊大叫,死活不去。好轻易拉到家中,刘刮皮一见刘唐大喜,自叹说:天真不绝我也,世上竟有这样赤发人。又回头对刘唐说:老爷得病,须用红发做药引子,叫你来就是为了此事。
刘唐慌忙说:老爷,这万万使不得,小人自离娘胎,便是这满头赤发,此乃父母所赐,如割了头发,就是不孝。
刘刮皮哪里听他这些,便将老中医治病一事细说一遍,不等刘唐应允,又说,只要老爷治好了病,赏你些银两,回家交给父母便是大孝。遂叫家奴们连推带拉把刘唐送进偏房歇息。刘唐佯装不肯,家奴们好说歹说,总算依了。
到了夜晚,众人全都退下,只剩刘唐一人伺候。按照嘱咐,一更割发,二更开始慢慢煎药,三更时已是夜深人静,院子里外没有一点动静。刘唐把药煎好,端进刘刮皮的病房。
刘刮皮自从做了那场恶梦,日思夜想,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今天见已有法拯救,心里踏实许多,睡觉也安稳了。刘唐把药碗放在桌上,刘刮皮还不知道,照样呼呼大睡。刘唐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抽出腰刀,轻步摸到床前,照准刘刮皮的胸口狠狠刺去。刘刮皮挣扎了几下,不动了。
刘唐擦了擦刀上的血,转身要走,又一想好汉做事好汉当,自己一走了事,岂不连累了他人?便撕下一块衣襟,沾了鲜血,在粉墙上写道杀人者赤发鬼刘唐。
刘唐写罢,开门看了看院中无人,静静越墙而去。
第二天,家奴们都来看刘刮皮的病情,进门一看大吃一惊,刘刮皮直挺挺地躺在血泊里,又看见墙上写的字,立即上报知县。知县贴出告示,到处捉拿赤发鬼刘唐。
当地老百姓知道了此事,无不拍手称快,人们争相传说,越传越神,竟传赤发鬼是阎王派来的,将刘刮皮捉到地狱受罪去了。
后来,刘唐不能回家,便在江湖上流浪,虽然头上的红颜色褪掉了,但人们仍旧传颂着他不畏强暴,为民除害的壮举,敬重地称他赤发鬼刘唐。
民间故事赤发鬼刘唐捉“妖”
话说大宋年间,东潞州城南三十里有个刘家庄,刘家庄有个赤发鬼刘唐。
为何给刘唐送这么一个绰号?只因他面黑,鬓边有一赤砂记。他家景贫寒,父母早亡,孤苦伶仃,小小年纪无依无靠,还经常受人白眼,遭到有钱有势家孩子欺辱,从小养成对为富不仁者的恨。
刘唐认为只有习武,才能出人头地,一怒之下,外出拜师学艺,在五台山一学就是五年。
出师时,老师对他言道:现在社会黑暗,习武之人,一要为国,二要为劳苦大众。这就是武德,要见义勇为,扶弱抑强,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刘唐洒泪离别老师,闯荡江湖,结交天下好汉去了。
刘唐辞别老师,向山东而来,这日来到山东东阿地界王家村。红日西沉,他想找个住处,说也奇怪,三千余户的王家村,天刚刚黑,家家户户却早早关门闭户,连一个行人也不见。
刘唐坐在十字大街,观看动静,看看若有人走动,好问问原因。
他等啊等啊,等了半个时辰,不见一人。于是,他走向偏街一家大门前拍叫,拍了一阵也无人应声,他又到另一家大门前拍叫,还是无人应声。
他一时性起,猛一脚把这家大门跺开,闯了进去。
这家四口人,见闯进一黑脸大汉,当即跪在地上,老汉浑身哆嗦着,一个劲磕头道:大仙饶命,要吃就把俺老俩口吃了吧,留下闺女、儿子,求求你啦!老汉声泪俱下。
刘唐见此,问道:快快起来,这是为何呢?我不是妖,也不是仙,是过路的人。
什么?你不是大仙,是过路的?老汉擦擦泪眼,吃惊地问。
刘唐把老汉搀起,那老汉一家人一个劲擦泪。老汉的儿子立即把大门又顶上,女儿跑进屋里。
刘唐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汉把刘唐领进房中,让刘唐坐下,忙活一阵子,接着说:我姓王,名剑。接着就讲起了恶鬼妖怪破门吃人的事儿。
俺庄三千余户,本来都姓王,后来有一家大户改了姓,改成姓蔡,从此俺庄就不安静了。
刘唐问:改了姓,为什么?
王老汉接着说:这大户有良田千顷,是俺庄首富,叫王忠。这王忠进京赶考未中。他听人说只要送钱,找到蔡京或高俅,就可升官。于是他带了千两纹银到了蔡府。蔡京问他姓氏,他当时眼珠儿转了几转,跪下磕头道:小人姓蔡,我来认祖归宗哩,那蔡京一听,哈哈大笑道:咱姓蔡的当官,爷爷我说了算,那就到扬州任知府吧。他从东京回到村里,对王姓公布道:老爷不姓王了,改姓蔡名良,从今之后,和你们姓王的无任何关系,往后你们见我一律称老爷,见我公子一律喊少爷!说后他就上任去了。从他改姓蔡后,俺庄就有了姓蔡的一姓。他儿子王继,改成蔡继了。打那时起,不几天,俺庄上每天夜里闹妖、闹鬼。有人见过,一个白鬼,一个黑妖,这鬼妖光吃俊美闺女。
刘唐听着想着,接着道:你们不用怕,我学了一身特技,会拿鬼捉妖。这样吧,给我弄些吃的,我吃饱在这等着,不管鬼、妖来你家或别处,只要我见到,让他们跑不掉。
那老汉听此,又一次跪下道:若能那样,你不光救了俺一家,也救了俺村上的人啊!
刘唐道:都起来,你们尽管闩上门,再用粗棍顶上,不管院里有何动静,你们尽管睡觉,我定能捉住鬼、妖让你们看看。不过,怎么能知道他来呢?
他一来,全村都能听到哞、哞叫唤声,进谁家,谁家就有一股股白烟、黑雾,把闺女迷死就吃了。老汉说后,儿子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刘唐吃将起来。
刘唐吃饱喝足,一纵身跳到大门楼上,手握单刀,四下张望。全村一片宁静、黑暗。
望着听着,不一会儿,刘唐打起了盹。
快到半夜,忽听村内哞、哞声不停,刘唐猛然醒来,向响声处观望,果不然,两个身高过丈的怪物一黑一白,那黑的从头黑到脚,白的洁白耀眼,哞、哞声由远而近。
来到门楼下,刘唐方才看清,都长着青面红发、血口獠牙,手里拿着大棒,只见两个怪物耳语一阵,抡起大棒照王剑大门撞来。门虽顶着,只听咯嚓一声响,门被撞开。两鬼妖闯进院里,放出一股股白烟。
刘唐心里明白,紧闭着嘴,撕一条扎腰带勒上嘴鼻。那两鬼妖哞、哞叫着,放着黑白烟。
正在此时,刘唐一跃轻轻落到院内,抡起单刀照那恶鬼、妖劈去。那两个妖物躲开,放出浓浓黑白烟,刘唐随之倒地。那两个恶鬼、妖,转脸望见刘唐昏倒地上,就向那闺女房门走去。
刘唐看得清晰,避开烟雾,大吼一声,如炸雷一般:妖怪看刀!
只听黑妖哎呀一声,被刘唐劈死。白妖见此,就躲开刘唐单刀,猛放一阵白烟,抡起大棒照刘唐打来,刘唐来了个旱地拔葱跳起,单刀一抡,只听那棒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刘唐单脚点地,照那白妖踢去,又听哎呀一声,那白妖倒在地上,他又飞快踏上一只脚,只听那白鬼喊道:好汉爷爷饶命!
刘唐解开勒嘴鼻带子,喝道:何处蟊贼,竟敢扮鬼、妖害人,强抢民女。谁让你们干的?若不如实说来,要尔等性命!
那白妖趴在地上:好汉爷,我不是妖,是人啊,是俺东家让我们这么干的!
你东家是谁?刘唐怒吼道。
俺东家原先姓王,后改姓蔡,叫蔡继。他让我们戴着高高尖帽、面具,眼突出眼眶,用白、黑熏香把人熏倒。姑娘们被熏倒后,我们扛着姑娘送到蔡府,供蔡继玩乐,玩腻了再卖到东京妓院。
你说的可是实情?
句句是真!
什么时候送去?
半夜三更多点。
怎么送去?
我们有后门钥匙,到那打开后门进去。全村家家关门闭户,无有一人知道,蔡继在大厅等候。
刘唐喊过王剑全家,指着死在地上的一妖,和在地上哆哆嗦嗦的那妖道:被我杀死一个,这个被我捉住。我这就跟随白妖进蔡府,除掉蔡继那贼子!说罢自己穿上那黑妖衣服、面具,静静向蔡府走去。
刘唐跟随那妖来到蔡府后门,打开门,走了进去。
蔡继正在那等候,笑着迎了上来:小妮带来了吗?
刘唐飞起一脚,将蔡继踢倒,踏上一只脚:带来啦!你这害民贼子,祸害多长良家女子!今日你刘爷爷前来给你送喜。留你贼子有何用!一刀下去,蔡继连哼一声也没有,就死在大厅内了。
刘唐一时性起,将蔡府前后院点起火来,顿时火光冲天。只听蔡府上下,一片混乱,有的被烧死在房内,有的光着腚跑出。
刘唐望着熊熊大火,大踏步离开王家庄。
后人对此赞道:
英雄捉妖王家庄,为民除害人颂扬;七星聚义梁山寨,后人称赞颂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