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雷雨宫探秘
天上雷雨宫专事行云播雨,宫内人员合作得并不默契,致使地面大旱大涝怨声载道,这其中的问题毕竟出在哪里?有记者混上天廷私查暗访,终于揭开该部门的一些秘密。
雷公和电母都爱自行其事,当然他们都有他们的道理,收盐工好处的想着给艳阳天,得田农红包的忙着送喜雨。阴一阵晴一阵你也别见怪,多半是他们在相互呕气。
一次某地搞庆典想湿润空气,请雷公赴宴却把电母邀去,届时雷公挥臂擂鼓忙个不停,电母哼着小曲出工却不出力。这就是干打雷不下雨的起因,闹哄半天也没见水珠打湿地皮。
此地又欢庆请二位都入贵宾席,他们宴上喝高了极力表现自己,借着酒劲在云头大施其功,一时间雷声轰响闪电猛劈。天河巨浪咆哮着闯向人间,下面大水泛滥多处决堤
此事过后并未受到追查,人们靠天吃饭仍在继承。让人难以恭维的不只雷公电母,云小子风丫头也各有怪脾气。您该明白风调雨顺多么难得,把他们全摩挲顺绺谈何轻易!
探险故事探秘黑夜幽灵
印度塔尔沙漠西部有个古老的小镇,小镇的东端耸立着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之堡。
其实,这座曾结束了数百人畜生命的死亡之堡并无什么特殊之处:四壁用宽大的砖石砌成,堡顶用粗大的圆木拼封,地面铺着整洁的长条状石块,东西两壁各开一扇窗子。古堡的全部秘密在于它几乎能将所有深夜置身于其间的人畜置于死地,而且尸体上不见任何痕迹。没有一个在古堡待上一宿的人畜不是被抬着出来的。对此,政府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古堡大门口贴上一张告示:过往人畜切忌在此留宿!
一个贵族小伙子,在同朋友云游四方时来到小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小伙子只信科学,不信神秘传说,在小镇唯一的小酒店里,当着酒店主人苏赫大叔的面,小伙子和他的朋友不听人们的劝说,用各自的良种马打赌,要到死亡之堡里待上一宿。 苏赫大叔没有收小伙子的晚餐钱。大叔总是这样,他给每一位古堡探险者提供一顿丰盛的晚餐,并说:你明天早上来付钱。自然这些全都成了最后的晚餐,苏赫大叔从未得到过第二天付的饭钱。
贵族小伙子跨进古堡之前,把大门口那张过往人畜切忌在此留宿的告示撕下来扔在地上。小伙子只是撕下了有关死神的告示,可死神却永远撕去了小伙子的生命。
法医翻来覆去检查尸体,怎么也凑不出个说法。警察将古堡掘地三尺,一无所获。当晚,三名持枪警察被安排守在死亡之堡里执行人与魔的较量。第三天,印度塔尔地区警察局失去了三名忠于职守的好警察。
小镇上的人们再次感受到死神黑色的翅膀在头顶上盘旋。政府除了重新张贴不得留宿的告示外还发布了一项悬赏令:凡能侦破古堡疑案捕捉元凶者,奖赏1万卢比。
1923年秋天,闻名的英国探险家乔治威尔斯率领他那支所向无敌的探险队向死亡之堡远征而来。探险队人饥马乏,粮食已颗粒无剩,金银货币也行将耗尽。乔治写了一封信预备寄给远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挚友,告诉他自己急需填饱肚子,急需一笔经费。
乔治和他的探险队对古堡作了细致入微的勘察和精心周到的预备:把古堡四面50米范围以内的细沙抹平,以便记录可能留下的痕迹;把窗子下的沙地翻松,确保紧急关头队员越窗而下时足够安全;检查每个队员的枪支弹药,保证要害时刻不出机械故障;每人的位置都选在靠近门窗,但不从门窗里露出身体。乔治分析假如堡顶和墙壁足够牢固的话,门窗是杀手惟一的出入口,并依此计算好射击角度。乔治没忘记从镇上牵来一条狗,他明白狗比最敏锐的人还要敏锐。
按照惯例,苏赫大叔给乔治和他的探险队提供了一顿第二天付款的丰盛晚餐。苏赫大叔和镇上所有人都相信,古堡的秘密就要揭开了,他们没有理由不寄希望于这支来自万里之外的异国探险队。小镇洋溢着一股少有的生机,人们重新预测死亡之谜的谜底。
探险家在那封寄往剑桥大学的信中加上了印度塔尔沙漠死亡之堡的故事,并告诉他的挚友:乔治威尔斯这一名字将取代死亡之堡而耸立在小镇人们的心里,随着明天太阳的升起他将得到1万卢比的奖赏。他把信封交给了邮差。
夜幕降临,镇上的人们退出了死亡之堡,缩回各自家里,听着古堡方向的动静。夜半,古堡传来一声凄惨而短促的狗叫,苏赫大叔的小女儿用被子捂住自己吓得苍白的脸。
太阳重新升起的时候,人们推开古堡厚重的大门。探险家和他的伙伴们倚墙而坐,凝固着昨晚的姿态,乔治的手里握着手枪。这个布满着神奇的世界,永远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探险家和一支优秀的探险队。
数月之后,苏赫大叔的小酒店里来了一个乞丐模样的干瘪老头,瘦老头骑一匹瘦马,驮一只铁箱,牵一只瘦猴。人们逗他取乐,踢那硕大的铁皮箱,箱子里除了一张网就再也没什么了。瘦老头自称是来揭开古堡之谜的。
人们鄙夷地打量着他。苏赫大叔明白,又一个付不起饭钱的人想借此混顿饱饭,事实上他们连把古堡多看两眼的勇气都还没攒够这是常有的事。但仁慈的苏赫大叔还是让瘦老头饱餐了一顿。
吃完饭,瘦老头认真地表示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会用政府的赏金来付饭钱的。人们被逗得有几分乐了。瘦老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应该相信我,真的,应该相信我!
瘦老头请人帮他把铁箱搬进古堡,表示第二天用赏金加倍付钱。可谁也不忍把一个可怜的乞丐推进死亡之堡,老头只好自己动手用那匹瘦马驮铁箱。苏赫大叔相信可怜的瘦老头肯定是想那1万卢比想疯了。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几个年轻人抬着那块抬过无数尸体的木板向古堡挪去,预备把瘦老头的尸体抬到停尸房里。
这时,一个瘦小干瘪的身影幽灵般出现在古堡的窗口。年轻人吓得拔腿想跑,但挪不开脚步。幽灵发出一声长啸:哎小伙子们,别怕,是我!
人们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吃惊过,幽灵是那个干尸般的瘦老头他还活着。
瘦老头把一个个鸟状的东西从窗口投下。那是一只只死了的红蝙蝠。
原来,在古堡顶上的圆木层生活着一群昼伏夜出的吸血红蝙蝠,这些吸血红蝙蝠长着一根极细极硬的长针,它们能在人畜来不及反应的一刹那,将长针刺进人畜的大脑并分泌出一种麻醉汁,使人畜昏迷。本来这种红蝙蝠像世界各地的吸血红蝙蝠一样靠吸食动物血液维持生命,但生活在塔尔古堡的它们竟发生了变异,干起了吸食人畜脑髓的罪恶勾当。它们把无数人畜制成了干尸,但它们最终未能逃脱瘦老头为它们布下的网。
瘦老头在古堡里布好那张大网,把猴子拴在网下,自己则躲进铁箱子里,通过铁箱上的小孔观察外面的情况并控制操作绳。夜间故伎重演的红蝙蝠群从圆木缝里钻出时惊醒了敏锐的猴子,接着猴子惊动了瘦老头。当红蝙蝠扑向猴子时,瘦老头扯动操作绳,作恶多端的红蝙蝠被一网打尽。
这个乞丐般的瘦老头是谁呢?还记得探险家遇难前寄出的那封信吗?瘦老头就是那位收信人,探险家乔治生前的挚友、英国剑桥大学闻名的生物学家。他从事红蝙蝠研究长达20多年,我们现在知道的有关红蝙蝠的知识大都署着他的名字。
他的名字叫汤恩维尔。
探险故事探秘喜马拉雅山“雪人”
小编给大家带来探险故事:探秘喜马拉雅山雪人
西藏的雪人传说,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有的藏民把雪人叫做岗位仓姆吉,意即雪山上的雪人。据说雪人体型高大,可达2米左右,全身披浅灰色长毛,头发为棕黄色,竖立行走,快捷如飞,以挖食草根、捕获雪兔、雪鸡等小动物为生,力大惊人,敢与凶猛的灰熊搏斗。
因为它生活在雪山之上的悬崖绝壁、冰川雪岭之中,毛色又几乎与积雪荆棘相混,发现实属不易,兼之它极为机灵,一有响动就飞速避匿,所以连照相机也很难捕获。自1956年中国成立雪人考察队以来,几番探寻,也只拍得几个脚印,迄今未见到雪人的确切行迹。
雪人传闻由来已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能要数清人纪昀所撰的《滦阳消夏录》了。其一云:方桂,乌鲁木齐流人子也,尝牧马深山,一马忽逸去。摄迹往觅,隔岭闻嘶声甚急。循声至一绝谷,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鳞皮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目睛突出,色纯白,如嵌二鸡卵,共按马生啮其肉。
另一则收在《姑妄听之》一书中,据说有二人入藏贸易,各乘一骡,山行迷路不辨东西。忽有十余物自悬崖跃下,他们疑是夹坝(劫盗)。走近一看,都有二米多高,身披黄棕色长毛,似人非人,语音啁晰难辩,二人战栗地以为必死。这些怪物无伤害之意,反而把他们夹在胁下翻山越岭,轻捷有如猿猴飞鸟,送到大路旁而去。
1952年意大利人汤布兹声称,他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卡布尔山麓,看到一只耶提(雪人的藏语音),在300米之外匆匆走过,随即消失在杂乱的冰堆后面。汤布兹写道:耶提形状像人,周身长满了暗色的长毛、健步如飞
1951年英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的西普顿,拍摄到据说是雪人的非常清楚的脚印照片。照片上的大拇趾和二趾是分开的,缺乏与人相似的脚弓,与现代人相比,雪人的脚还处于原始阶段。
1954年英国到喜玛拉雅山寻找雪人的考察队,在一座喇嘛庙里发现这里保存着两块300多年的雪人头皮。皮上长满了夹杂着褐色的火红色长毛。
1958年,美国一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尼泊尔境内的一条山河旁,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雪人在吃青蛙。
1950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曾派出专业人员对雪人进行专题调查。5月20日晚,队员尚玉昌正在营帐里写日记,忽然听到山谷里两声枪响,只见藏族翻译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喊:雪人!雪人!原来一个雪人从山谷下正往山顶走去,全身长毛。翻译紧放两枪,但因天黑而未打中,雪人逃走了。
这之前,绒布寺一喇嘛看到了雪人,它的特征是:全身长毛,身体比人大,竖立行走。
1959年6月24日,在卡玛河谷中游的莎鸡塘。一个住在中国境内的尼泊尔边民报告说:他的一头牦牛被雪人咬断喉咙死去。雪人吸尽了牦牛的血。中国考察队员赶到现场,在死牛附近找到一根棕色的毛,长15.6厘米。带回北京鉴定后,认为与牦牛、猩猩、棕熊、恒河猴的毛不同。这是一个十分贵重的有关雪人的实物。
1985年10月,有一浙江个体户牙医到那曲羌塘为人医牙,在乘汽车返回拉萨途中,见一群野驴从山中狂奔而出。后面有一棕色怪兽紧追不舍。野驴放蹄奔驰时,时速可达百里,但一会儿,一头落伍的野驴竟被棕色怪兽攫去。他认为这个怪兽与人们描述的雪人相似。
有关西藏雪人的奇迹,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也提出了种种分析与推论。目前呼声日益高涨的是:认为所谓的雪人可能是中国南部的巨猿保存到现在的代表。当然,要想揭破西藏雪人之谜,有待于科学家的努力和确凿的证据。
探秘喜马拉雅山雪人
探险故事惊悚的北京鬼宅探秘
我们于2006年03月25日夜8点至9点这段时间里,来到位于朝阳门的朝内大街81号院进行了一次探险活动。对于这里,我们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只是曾经一些人的探险记录,因为据说,这里是北京闻名的四大鬼宅之一。
这个提议最先是我的诗人朋友罗肖告诉我的。在此之前,这个地方并非无人问津。据说《永不瞑目》曾经还在这里取景。还有一些北京城市探险的先行者来过这里,在他们的诸多探险经历之中,最后提及的便是这座位于闹市之中的朝内大街的81号院。这个名不见经转的地方居然赛过了一些墓地、废旧的工厂而跃居京城四大鬼宅之首,可见必有其过人之处。
在此之前我和罗肖曾经前往踩点。即使在白天,这个地方也显得与繁华的朝阳门闹市格格不入,很是特殊。院落位于朝阳门桥以西的朝内大街,院落不大,但是由于周围都是新建的写字楼便显得这个院子里的几座鼓楼异常诡异大概三四层高,明显的是西式建筑风格。突出的阳台,棕黄色的墙砖,顶楼的天窗以及圆形的石砌窗棂。可以看出窗户大都残破不堪了,但好像也没有人进行修缮和维护使得更有被人遗弃的感觉。院子里有棵大树,因为天气还没变暖树上毫无新叶,这树异常高大,看来也是一颗老树,枝杈繁多显得张牙舞爪。在院落里孤零零地倒也和鬼宅的气氛相辅。院子门口有一片矮房,大概是看门人的住所,青灰色的大铁门紧闭,上面用红色的漆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大字:朝阳区朝内81号。
走了一周,最大的难题是选择进入的地点。由于看门人的顽固,正门进去时不大可能。我们甚至想到了用一些烟酒贿赂看门人,但之前罗肖独自踩点的时候曾与看门人交涉,用记者采访的名义都没能进入。看来进入这里不能使用常规方法了。环顾整个院落,正门一侧的墙都很矮,大概1.8米左右,但距离看门人的宿舍太近不便于翻墙而入。东面的墙与一片杂乱的院落相连也不便进入。看来只有西边了,西边是一条人烟稀少的胡同。西侧的墙有一段大概2.5米高,大概是最理想的进入点而且墙壁上的还有人为破坏出的砖空,一定是那些先行者们留下的足迹,方便后人攀登而用。再往里我们发现了另一段3米高的墙和一扇大铁门,同样的高度,这里可以翻到西楼的背面,假如能从这里进入倒是不轻易被人发现。最后我们还是觉得从2.5米处的矮墙进入还是比
较可行。尔后便回去预备东西去了。
集合
25号这天晚上8点,我们一行四人(我、老王、罗肖、程那)在朝阳门地铁集合。比起网上一些资料里的先行者们的周全预备我们的工具都显得有些过于简朴三个头灯和一个手电,还有罗肖自制的一个攀登的工具,我的胶片相机和录音器,仅此而已。这个时候天已经尽黑,路灯已经亮起,这一天挂了一天的风,这样的天气倒是很配合我们的行动所需要的气氛基调。于是众人不由得高兴起来。
进入
来到朝内81号院,正门仍旧紧锁。从正门的空洞中窥探,里面还是比较平静。于是走到西边。结果失望地发现西边的墙面重新修葺,便于攀登的砖空都被填平,墙顶还有许多混合在水泥中的碎玻璃。看来从这里进去的初步计划已经不能实行了,于是我们把目标转向3米的高墙以及那个铁门。
考证了一番可行性,我在老王的帮助下,翻上了铁门,扶着砖砌的门柱跨到了门的另一侧。终于我可以踏上这个神秘之地,拿头灯一照,一些灌木周围和下面的地
面满是垃圾,随意丢弃的一些爆竹皮以及朽木、塑料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废物。踩到上面并不实,于是我告诉其他队友翻墙时需要小心,以防崴脚。罗肖用上了制作的简朴的攀登用具,但却实用。程那和老王顺利翻墙后我们一行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探险。
院内
我们的目标是主楼,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看清这个院落以及找到入口。沿着楼的墙边前行,每一步踩到的都是长久没有打扫得垃圾堆成的地面,所以吱吱嘎嘎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尽管这里是楼房得背面,但是原子旁边的一个阁楼上有一面巨大的玻璃里面的灯大概是声控的,每当有响动便会亮起,为此我们尽量放慢脚步并且不时关掉头灯以免被人发现。很遗憾我们绕了半圈没有发现入口,所有的窗户都又小又窄,门都紧锁。尔后我们绕到了东楼的背面同样是一片废墟,这里有一段矮墙,矮墙的对面就是那棵张牙舞爪的高树和看门人的宿舍。我们等了好一阵确认没有被发现之后从正面绕到了东楼的侧面,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栋更加破败的矮楼
据说这里曾经是个办公室。据我们所知在此之前这里曾作为某机关单位使用,但是后来不知什么
原因所有人员都集体迁出,更为这个院落增添了诡异的气氛。矮楼大概三层,每层都有大小相等的几个屋子,当然里面已经空无一物,甚至是破烂不堪,有一个很矮的房间大概是厨房或者烧水的地方,旁边就是厕所从墙上的瓷砖可以看出。我们勘察了一番,发现可以考虑一下从废楼一侧的窗户旁爬上二层楼再从二层楼爬到三楼翻窗户进到主楼。我爬上去勘测了一番发现从一楼到二楼还算好爬但是再上一层就不轻易了。于是我们只得从矮楼的后面返回,看有没有另外的入口。
入口
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我们在主楼的东侧居然发现了一扇没有窗户的木门仅有的窗棂无论高度还是宽度都可以翻越。但我们再次仔细勘查后发现,这么重要的一个入口居然只用一个软铁丝随便拴了一下。尔后容易地扭开铁丝门轻轻地开了。
这时天已尽黑,为了防止被人发现我们关了头灯,不如了传说中的鬼宅,真正意义上的探险逐渐步入正题。
一层在头灯的帮助下我们得以看清楼内的陈设。一地的墙皮、半途而废的。装修材料以及废旧木料。由于疏于修缮,那些木料大都干枯得不成,要不是两边窗户都已经没有玻璃风道畅通,否则这些木头一定已经腐烂。我们排成一行前行,每走一步都有清脆的破裂声。一进门我们就发现了通往楼上和地下室的楼梯,于是决定先探索一楼。在一个拐角处我看到地板上的一个空洞,扔了一个石头,等了几秒钟才听到落地的声音,看来地下一层也并不矮,上面的房顶也就是我们脚下的地板很薄,于是我们拉开距离,以防过重塌陷。从这个入口进入大概能看到 4 、 5 间屋子,大小基本上都一样,尽头的房间轻微大一些,头顶的天花板可以看见已经形成了可怕凹度的木料,看来房倒屋塌只是时间问题了。在楼梯的另一侧,我们看到了一间小屋,长条形的窗户已经只剩下了窗框,外面树影摇曳,很有效果,于是拍照。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些没有被垃圾掩盖的地板。是那种欧式的花纹方砖。这一点也证实了这栋楼曾经作为洋人的教堂存在过一个时期。
地下室
罗肖走在最前面,其次是程那,老王负责录音,我断后并拍照。沿着楼梯下行,我们走到了地下一层。楼梯是那种非常古旧的木制楼梯,上面有一些雕刻,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好像比那些埋在垃圾中的碎木更加脆弱,踩在上面吱嘎作响。小心谨慎地走下楼梯,进入了地下一层。后来想了一下应该带一个蜡烛或者打火机用来测定氧气,但由于预备仓促除了头灯和记录设备我们只带了一颗好奇心来到了这里。但是还好地下室并没有所谓的瘴气,但是假如没有头灯是绝对伸手不见五指。破旧的程度比一楼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所幸的是这里可以肆无忌惮地开着头灯不必担心被人发现。地下一层也是一些空荡荡的房间在尽头的一间屋子我们看到了唯一一个像样的家具,一张桌子,孤零零地立在屋中。墙皮几乎脱落殆尽,露出一些水管以及其他不知所用的管道,一些通风的窗口也被堵上,在这里我们留影、录音而后返回。在楼梯旁的一间小屋里的陈设最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房屋中间的地面上有一个 一米 五米 见方的木地板,上面有个门把手,拉开把手,一条隐秘的楼梯展现在我们面前,下面一片漆黑。我们决定先看楼上再返回探险地下,究竟这里更加封闭,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据说这个建筑地下曾有长达几公里的隧道通往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二楼
从地下一层返回,我们爬上二楼,再次体验木制楼梯带来的特别音效。在二楼可以清晰地看到破旧的窗户,据说曾经这些窗户都配有彩色玻璃的。其实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恐怖的感觉,不过假如一个人深夜探访还是很吓人的。窗外阴风肆溢,窗内树影摇曳,楼梯上落满了陈年的枯叶。在二楼尽头,是一间很大的屋子,大概有学校的一个教室大小,这里可以将外面的枯树和院落一览无余,罗肖说这里很适合开 Party 大家正说笑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喊道:你们下来!
看门人
也许是我们说笑的声音太大,也许是我相机的闪灯的缘故,终于被人发现,一个老头的声音:你们下来,这楼很危险。于是我们赶忙关上头灯,静默了一阵看没有了声响才蹑手蹑脚地朝楼梯走去。刚上楼梯,那个声音又叫了起来:快下来,你们快下来吧!而后便是沉重缓慢的脚步声。罗肖和程那赶忙走向三楼,老王藏到了一间屋中,正要上行的我被看门人撞个正着。快下去吧,这楼快塌了很危险的!于是我解释说看看就走,看门人一再强调楼的危险,于是我说楼上还有好几个人我把他们叫下来,而后看门人便下楼,一边下一边还在说:快下来啊!于是我继承上楼,罗肖从楼上走下说顶层还有个阁楼,于是我和程那沿着楼梯向上。由于已被看门人识破我们倒没有了任何负担,像一个旅游者参观景点一样舒服的走着。在三层网阁楼的一段楼梯的拐弯处,楼梯有一段已经没有了栏杆,后来想想这段倒是整个行程里最有危险性的部分尤其在下楼的时候若不注重很有失足落下的危险。想想都后怕得一身冷汗。还好我们顺利登顶,顶楼地板上也有一扇盖住楼梯的门板,而屋里空无一物。而后返回楼门口,看门人已在门口等候多时,我们一行四人鱼贯而出。程那与看门老头攀谈起来,问道这里闹鬼么,老头哈哈一笑说,我在这三年了什么也没看见过。
当我们请与看门老大爷合影的时候,老人说,那可不成。被领导看见就不好了。想来也是,人家看门就是为了防我们这些探险者,假如看见我们的合影就有丢饭碗的危险了 ~ 。总之最后照了几张照片,老人开了大门,坦坦的走出了大门,探险圆满结束。
尾声
这个时候一辆厢式货车不知从哪里开了过来,开进了 81 号院。老人关上门,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现在大概晚上 9 点半了。
午夜 12 点
老人提着油灯走进老楼,下一层,打开那我们没有去探访的地下二层的木门,说了一句:孩子们,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