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从苏轼的“想当然”看到了他的卓尔不凡
本名:苏轼 别称:苏东坡、苏文忠、苏仙 字号: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又号铁冠道人、海上道人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出生时间:1037年1月8日 去世时间:1101年8月24日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追赠:太师 谥号:文忠
中文名:欧阳修 别名:欧阳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国籍: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 出生日期:1007年8月1日(农历丁未年) 逝世日期:1072年9月22日(农历壬子年) 职业: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主要成就: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 代表作品:《醉翁亭记》《秋声赋》 官职: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 封爵:乐安郡开国公 追赠:太师、楚国公 谥号:文忠 地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命作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阅卷中,当副主考将一篇立论新颖、文情并茂的奇文上呈于他,这位文坛领袖在击节赞叹的同时,也记住了文中一个他此前根本不曾见过的典故。
试卷拆分后,才知晓此文出自苏轼之手,于是,他就请教这个年轻人:“‘皋陶杀人和帝尧救人’一典出自何处?”闻言,苏轼笑道:“恩师,学生在《三国志》中,曾读到一个‘曹操夺取幽州’的故事。打败袁绍后,曹操就将掳获而来的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赏赐给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听说这个事甚为不满,随即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编了一个故事说,周武王伐纣获胜,掳获了妲己,便赐给其弟周公旦。曹操见信后大惑不解,因为所有史书都记载妲己为姜子牙所杀,怎会被武王赏赐周公旦?但孔融是当代大儒,该是言而有据。于是见到孔融时就问起此事,孔融说:‘我以今日之事揣测古人,只是想当然,并无出处。’曹操闻之颇为心服。学生文中所说的典故,亦如孔融,也是想当然耳。敬请恩师见谅!”听苏轼这么一说,欧阳修禁不住哈哈大笑道:“好一个‘想当然’!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是只知子瞻,不闻老夫矣!”
好读善用、勇于创新,从苏轼的“想当然”之中,欧阳修看到了他的卓尔不凡,于是便时时予以提携,终使其名扬四海,光耀千秋。
- 上一篇:王安石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
- 下一篇:端午追思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