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作为李渊的二儿子 李世民做怎么坐上皇位的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别称:唐太宗,天可汗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年号:贞观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姓名:李渊(公元566~公元635)别名:李叔德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长安出生日期:公元566年十二月初六(1月13日)逝世日期:公元635年职业:唐朝皇帝主要成就:晋阳起兵 建立唐朝 抗击东突厥庙 号:高祖谥 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年号:武德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陵墓:献陵下一位皇帝:李世民(唐太宗)
对李世民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古史亭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世民是唐朝创始人李渊的二儿子,李渊遵循立长的原则让长子李建成做了太子,但最终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也存在诸多争议,大部分人是认为太子李建成主动发难,想在玄武门这个地方杀死李世民,反而最终被李世民的部下所杀;也有人认为这个阴谋其实是李世民自己弄出来的,目的就是借机铲除太子,自己取而代之。“玄武门之变”的真相目前我们很难考证,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能力确实比太子更强,他确实更适合做皇帝。
李世民年少从军,曾在雁门关营救过当时的皇帝隋炀帝,他的父亲李渊当时是晋阳(今太原)太守,他多次跟随父亲出征抵御突厥。公元617年,隋朝即将走向覆灭,各地起义叛乱不断,李世民便鼓动父亲起兵反隋,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右军主帅,率军攻入长安,被封为秦国公。公元618年,李渊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李世民被进封为秦王。当时的中国还没完全统一,还存在着很多割据势力,李世民便率领军队多次出征,其中包括王世充、窦建德、薛举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在军中声望极高,其仁义的名声不断远播,笼络了一大群武将和谋士。不可否认的是,唐朝的统一,李世民有着很大的功劳,其军事才能确实不一般。相比而言,李建成并不是一无是处,起兵前,他就负责去各地招募人才,起兵的过程中,李建成是左军主帅,和李世民相互配合,攻取了关中地区,其军事才能还是有的,只是在后面的统一过程中,李建成的功劳没有李世民的大。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的才能和功劳遭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妒忌,而且我认为李世民自身也是有政治野心的,就这样太子与秦王两股势力开始了政治斗争。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联合起来排挤李世民,而李渊本人的优柔寡断也加剧了他们的明争暗斗,李渊知道李世民的才能,却偏袒李建成。所以李建成变本加厉,开始陷害和谋害李世民,都被李世民和其部下一一化解。当时的李世民掌握了军政大权,这是他的最大资本,也是太子最忌惮的一点。公元626年,突厥侵犯边境,李建成便谏言由齐王李元吉出兵征讨,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李世民的军队。而李渊听从了太子的建议,眼看着自己与太子的争斗逐渐处于下风,李世民决定于太子决战,最终在玄武门设伏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的家人也被李世民统统杀掉了。就这样,李世民成为了皇太子,没多久李渊便禅位,李世民正式成为了皇帝。
李世民成为皇帝确实存在着争议,他登基为帝后,许多史实也遭到了篡改,所以有些真相我们不好判断。但是李世民的才能是不可否认的,他在位的时间里,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薄赋尚俭,让政局逐渐稳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军事上,他多次平定突厥、吐谷浑等国的进犯,让唐朝声名远播。可以说是他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