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为何抠?道光帝是个好皇帝吗?
本名:爱新觉罗·旻宁 别称:绵宁 所处时代:中国(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撷芳殿 出生时间:1782年(壬寅年)9月16日 去世时间:1850年(庚戌年)2月25日 主要成就:平定张格尔叛乱、 整顿吏治,改革盐法、漕运 年号:道光 庙号:宣宗 谥号:成皇帝 前任:清仁宗嘉庆帝 继任:清文宗咸丰帝 父亲:爱新觉罗·颙琰 母亲: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蒙古汗号:托尔格勒特汗 封爵:和硕智亲王(1820年之前) 主要大臣:穆彰阿、林则徐、曹振镛、王鼎 逝世地:圆明园九洲清晏殿 享年:69岁 陵寝:清慕陵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家的权力集于皇帝一身,于是坐在皇位上的人富有四海,真正的天下第一人。
我们印象中的皇帝,富贵无忧,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昏庸的帝王更是骄奢淫逸,快活无比。那么你听说过哪个皇帝,穿衣服还打补丁吗?
这个皇帝便是清朝道光帝,《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道光帝有一次裤子破了,因为觉得其他地方都好好的,扔了实在可惜,就让人在裤子上面用圆绸打了块补丁。
大臣看见了讨好皇帝追随他的脚步,也纷纷效仿。有一次军机大臣曹振镛面圣,叩拜的时候道光帝看见他裤子膝盖处有一块补丁,于是就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
曹振镛回答道:“虽然裤子做起来挺简单,但只坏了一处就扔了有些可惜,所以就打个补丁继续穿。”
道光帝听了一下子就高兴了,认为自己找到了知己,一副感兴趣的样子问曹振镛:“你这裤子补个补丁要多少钱?”
曹振镛回答:“需要三钱银子!”
道光帝听后感叹道:“还是宫外好,宫外的东西便宜,我在宫里打个补丁要五两银子呢!”
一个皇帝,不仅裤子打补丁穿,还感叹宫外的东西比宫里面便宜,在古今皇帝中也是少见的,所以后世有人说道光帝大概是中国最抠门的皇帝了。
其实道光帝的节俭不仅体现在衣服上,还体现在饮食上。道光帝往往四样素菜就解决一顿饭,有一次皇后过生日,本来应该大办庆祝的。但是道光帝觉得这样花钱太多,于是各样开销一省再省,最后宴会上每人一份打卤面就解决了。
道光帝登基之后曾颁布《御制声色货利谕》,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提倡不蓄私财,带头节俭,下令停止各省进贡新鲜果蔬等不值钱的东西,节省贡品的运费开支。
皇帝节俭其实没什么不好,甚至是值得称赞的。然而若是只有节俭拿得出手,那这个皇帝似乎也没好到哪里去。
道光帝继承嘉庆帝的皇位,他在位期间爆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签订了中外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曾国藩在评价道光朝时毫不客气的指出:“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司道无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缄默。”
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粉饰太平,不说问题只说祥瑞。前方作战的将领掩盖战绩,明明战败却谎称有功。这样畸形的政府,如何能应对外国的船舰利炮?
而作为国家的统治者,道光帝在外敌面前盲目自大,在吃亏失败之后不能振作反思,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百姓心寒。
所以就算道光帝再节约,就算他每顿饭只吃一碗饭一份素菜,一年只做一套新衣服,他也不能算是一位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