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历史上总是布满无数冷酷的司令官。
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因严酷的普鲁士军纪而臭名远扬。他常常说,军人应该害怕长官甚于害怕敌人。
一战期间,意大利陆军元帅路易吉·卡多尔纳(LuigiCadorna)曾将750名胆小的士兵就地处决。1914年-1918年期间,在欧洲作战的军队中,没有哪个国家比意大利所杀死的自己人更多。
1942年,约瑟夫·斯大林下达第227号命令,规定士兵们“一步也不能撤”,擅自撤退者将遭到军法处置。斯大林曾说,撤退比前进需要更多的勇气。
而在美国250多年的历史中,乔治·巴顿是为数不多的无情领导者中的一位。1943年西西里岛战争期间,脾气火爆的巴顿掌掴两名患有“炮弹休克症”的美国士兵,在美国引起巨大争议。此次事件差点终结他的职业生涯。
第一记耳光
1943年8月3日,巴顿所率领的第七集团军刚刚在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取得胜利,正进军墨西拿。进行检阅活动时,巴顿来到尼科西亚的第15战地医院,向该院的伤员致以慰问。当巴顿巡视至恢复区时,他看到第26步兵团的步兵查尔斯·H·库尔(CharlesH. Kuhl)无精打采地坐着。
这位18岁的士兵刚刚从战斗中撤下,被医生诊断出患有“战斗疲惫症”(现在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还患有疟疾和痢疾,高烧39摄氏度。当巴顿将军问到他的病情时,库尔只是随意地说:“我猜我是受不了了。”听到这句话,巴顿瞬间爆发,大骂库尔是懦夫,将他拽至脚下,狠狠地抽了他一个耳光,又将他踢至帐篷外。随后,库尔被医务人员转移至另一个帐篷中诊断病情。
这天,巴顿将这件事写入日记中,并将库尔称之为“和懦夫没什么两样”。
不到48小时后,第七集团军总部发出命令,禁止将患有“战斗疲惫症”的士兵送至后方。巴顿写道:“这种人……为军队带来耻辱,真给他们的战友丢脸。”
第二记耳光
几天之后,当巡视第93战地医院时,巴顿碰到了21岁的保罗·G·伯奈特(Paul G.Bennett)。这名来自南加利福尼亚的炮兵由于疲惫和脱水,被送至后方恢复。巴顿来到并没有明显伤口的伯奈特跟前,询问起他的病情。伯奈特说:“我的神经受不了了,我再也受不了那些炮击了。”巴顿怒吼道:“去你的,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懦夫。”并狠狠地抽了伯奈特一个耳光。“你立马回到前线去。”并说,自己并不关心这位年轻人是否会死于战场。“我应该亲自毙了你。”巴顿拿出手枪,吼道。
医务人员立立刻前,将伯奈特拉出帐篷。巴顿仍向周围的围观者说道,“看到这样的懦夫被精心照顾”,他就“气血上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