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杨士奇反对课征马驹有理有据,明君朱高炽为什么会拒绝?

2025-10-07

杨士奇反对课征马驹有理有据,明君朱高炽为什么会拒绝?

本名:杨寓(1366年~1444年)别称:杨士奇、文贞太师字号:字士奇、号东里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江西宜春出生时间:1366年2月3日去世时间:1444年4月2日主要作品:《三朝圣谕录》《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主要成就:在内阁四十余年,成永乐、仁宣之治,主修《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与马愉等人合编《文渊阁书目》,三杨内阁之一官职: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等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杨士奇反对课征马驹有理有据,明君朱高炽为什么会拒绝?

中文名:朱高炽(1378年~1425年)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中都凤阳出生日期:1378年8月16日(洪武十一年)逝世日期:1425年5月29日主要作品:《明仁宗御制文集》、《明仁宗御制诗集》主要成就:靖难之役中坚守北平;在位时期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在位时间:1424年9月7日-1425年5月29日庙号:仁宗年号:洪熙陵寝:献陵前任:朱棣(明成祖继任:朱瞻基(明宣宗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古史亭带您走进朱高炽与杨士奇的故事。

朱高炽与永乐二十二年九月七日正式登基为仁宗皇帝之后,便采纳了户部尚书夏原吉所提出的诸多建议,比如取消郑和下西洋的预定计划:取消了边疆地区的茶马交易;下令停止了派往云南和交趾两地,负责采办当地珍珠和黄金的使团;大量赦免在建文朝和永乐朝因为被牵连而流放到边境的官员亲属;减免地方岁供的一半等等。

自朱元璋时期的四大案,到了靖难之役,再到永乐时期五征蒙古,这么多的政治风波、军事征伐早就让这个新兴的大明王朝的内部产生了一定的危机和矛盾。而朱高炽的这些新政措施得以大大地缓和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得到“仁宗”的谥号,还有一个点就是在于,他对于前朝旧臣是相当好。以大名鼎鼎“三杨”之一的杨士奇为例,他是永乐朝的内阁重臣,但朱棣对他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前后两次以辅导皇太子失职为由,将其逮捕入狱。

到了仁宗朝时期,朱高炽对于这个之前细心辅导过自己的大臣十分尊敬和爱护。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些地方的籓司守令进朝老拜见皇帝,时任兵部尚书李庆就此建议,让这些籓司所拥有的多余马匹转交给有关部门,以后每一年再向他们可以课征一定数量马驹,由朝廷自己来培养战马。

对此,杨士奇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表示朝廷通过选拔才能来授予相应的官职,如今却要他们去牧马,这分明就是重视牲畜而轻视士族的,这种错误的行为怎么能够示于后人呢?”

然而,仁宗皇帝朱高炽最终还是批准了李庆的建议,满朝文武为之寂然不语。


过后,杨士奇再度上书给朱高炽,劝他改变想法,但仍旧没能获得批准。再后来,朱高炽驾临思善门后,特意召来了杨士奇,向其解释自己的想法:

“爱卿啊!我怎么可能会真的重视牲畜而轻视士族呢?这只不过是做戏给其他大臣看而已。因为我听说,礼部尚书吕震和兵部尚书李庆等人都不喜欢你,如果我直接同意你的建议,这样会让他们心生不满,进而更加地孤立你,中伤你而已。现在我已经找到相应方法来处理此事了,爱卿不必过虑!”

过后,朱高炽拿出了陕西按察使陈智所上呈的奏章,上面写着由朝廷派官员来养马并不方便,由此,以此为理由否决上一次同意李庆养马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