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贤妃:朱祁钰的生母,唯一没有给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中文名:朱祁钰(1428年~1457年)别称:郕王、明代宗、明景帝、景泰帝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428年(宣德三年)逝世日期:1457年(天顺元年)主要成就:力挽狂澜,保卫北京拯救危难;选贤任能,纂修《寰宇通志》在位时间:1449年9月22日-1457年2月11日庙号:代宗谥号: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年号:景泰陵号:景泰陵(北京市郊金山口)前任:朱祁镇(明英宗)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中文名:朱瞻基(1398年~1435年)别称:明宣宗、宣德帝字号:自号长春真人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平燕王府出生日期: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逝世日期: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在位时间:1425年6月27日-1435年1月31日主要成就:“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主要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庙号:宣宗年号:宣德谥号:章皇帝陵寝:景陵前任:朱高炽(明仁宗)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吴贤妃,即孝翼皇太后,明宣宗朱瞻基的贤妃,明景帝朱祁钰的生母,她是朱瞻基的嫔妃中唯一一位没有殉葬的。接下来古史亭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殉葬制度始于商周时期,其后历朝历代多有遵循这种陋习者。
到了明朝成祖朱棣时,殉葬制度更是发展到极致,明成祖一共有嫔妃20人,除了皇后可以不殉葬,另外有三位嫔妃早亡,剩下的16人均被迫殉葬。
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谥号仁宗,很是宽厚,可惜在殉葬制度上没有见地,他11位后妃里,除了皇后、早亡,还有一位英国公张辅的女儿,因为勋贵之女而免殉,其他五位妃子也均难逃一死。
到了宣宗朱瞻基朝,依然按照爷爷和父亲的老路子,把自己14位后妃内的10人都殉葬了事。
不过朱瞻基的妃子里,有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那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的母亲:吴氏。
唯一没有给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吴氏,又称为"孝翼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妃妾,家事清寒。
《罪惟录》记载吴氏乃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名侍女,在朱瞻基俘虏朱高煦后,在罪囚中看中了貌美的吴氏,但由于其身份低微,所以朱瞻基没有纳她为妃,而是在皇宫外给她找了一个大宅子,自己闲暇即去与吴氏相会。
宣德三年(1428年),吴氏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钰,就是后来的明代宗(景泰帝)。但母子仍然长期隐藏宫外,至宣宗死前才得到承认。
朱瞻基驾崩,吴氏之所以没有殉葬,是因为她长期居住宫外,根本没有得到承认连殉葬的资格都没有,再有就是因为她生了朱瞻基唯二的儿子朱祁钰。
就这样,一直到土木之变前,吴氏几乎不曾踏足过皇宫内苑。
从朱瞻基与吴氏的感情来看,真正的殉葬者,并非皇帝真正的喜爱者,越是可怜的人,结局越是可悲。
朱祁钰的母亲不是胡善祥,更非奸邪之辈
电视剧《大明风华》真是敢演、敢编,竟然把一代帝王的母亲给换了,不仅如此,还大大的侮辱了慈善的胡善祥皇后。
不仅胡善祥不是一个奸邪之人,朱祁钰的真实生母吴氏也绝非恶毒之辈。
史书中完全找不到任何吴氏做了太后之后刻薄英宗生母孙太后的事情,而当她的儿子朱祁钰病重被废黜时,也完全没有她的任何着墨点,而明英宗复辟后也没有对吴氏有过分的惩处。
吴氏在英宗复辟后四年才去世,这充分说明吴氏只是一个普通妇女,绝未干预朝政,也不是歹毒之人,否则英宗岂能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