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惠文王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死商鞅?
中文名:嬴驷(公元前356~公元前310)别名:秦惠王、秦惠文君、秦惠文王国籍:秦国出生地:咸阳出生日期:前356年逝世:日期前311年职业:秦王主要成就: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在位时间:前337年—前311年谥号: 惠文王(惠王)
本名:商鞅别名:卫鞅、公孙鞅、商君所处时代:战国时期(卫国→魏国→秦国)民族族群:华夏出生地:卫国(在今河南省)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95年逝世日期:公元前338年主要作品:《商君书》、《秦律》主要成就:推行商鞅变法,率领秦军收复河西
对秦惠文王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死商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古史亭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惠文王要出手处决商鞅的动机其实很好理解:第一、商鞅的功劳过高,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惠文王不像看到这样的臣子是可以理解的。第二、秦孝公去世以后,贵族势力开始重新反扑,如果商鞅的死可以换来这些势力的臣服的话,秦惠文王为何要拒绝呢?第三、变法对秦国的作用的确是很大,但是现在变法已经在顺利进行,就算是没有商鞅,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曾经功劳过大的商鞅现在对秦国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大,所以就被秦惠文王杀死了。
要知道商鞅本不是秦国人,而是卫人。当初在卫国的时候,商鞅也曾经试图说服卫王开始变法,但是顽固的卫王并没有采取商鞅的计策。从卫国出来的商鞅几经考虑和分析,最后选择前往民风更为开放的秦国。秦国当时的势力虽然不是最顶级,但是秦国礼贤下士的名声却一直不错。到了秦国受到宽带的商鞅很快变受到秦孝公的赏识,随后两人更是多次秉烛夜谈,成了知己好友。
有了互相深入了解的商鞅开始向秦孝公构画自己的宏伟变法蓝图,并且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虽然秦孝公也知道这样的变法必然会激怒那些权贵家族以及军方势力(因为商鞅变法里面重要一条就是以军功大小来分配官职和收获,如果没有军功,就算是老牌贵族,也会很快失去自己原有的地位),但是对强大秦国的渴望,使得秦孝公坚定决心要支持商鞅。
事实证明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没有白费,秦国的确是开始走上了富强,但是随着秦孝公的去世,商鞅在秦国的地位就变得尬尴起来。据说,还有秦孝公要把王位传给商鞅的说法,但是不管这样的说法是真是假,秦惠文王对商鞅的态度都不会很友好。
毕竟,商鞅如此的功臣,秦惠文王怎么能放心呢?加上旧贵族的势力反扑,根基远没有他爹那么稳的秦惠文王只能用商鞅的性命来换取旧贵族的认可。再者来说,现在变法依然已经不再需要商鞅了,也就是说就算是商鞅去世,对国家的运作也已经没有了过多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当中,秦惠文王会选择杀掉商鞅实在是个很好理解的选择。况且,个人以为秦惠文王对商鞅的态度肯定也不是那么友好的,要不然处决犯人的刑法那么多,为何非要选择让人最悲惨的五马分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