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已经年近花甲,23岁太子为何突然暴病而亡?
本名:孙登 字号:子高 所处时代:东汉→孙吴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时间:公元209年 去世时间:公元241年 主要作品:《临终上疏》 主要成就:屡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谥号:宣太子 典故:孙登比丸
本名:孙权 别称:吴大帝 字号:字仲谋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出生时间: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去世时间: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主要成就: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庙号:太祖 谥号:大皇帝 特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在位时间:229年—252年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 年号2:赤乌、太元、神凤 陵寝:蒋陵
今天古史亭给大家带来孙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赤乌四年,孙吴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甚至影响了此后多年吴国的走向。这一年,太子孙登身染重疾,于当年5月暴病而亡,在23岁的年纪,英年早逝。孙登去世时,孙权已经年近花甲,早在几年前,他就失去了次子孙虑,这一回再次痛失爱子,自然让他极度悲痛。
孙登的死,也让朝堂上下一片哀叹,原来在孙登府上任职的豫章太守谢景更是悲痛欲绝,于是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他一听到孙登病逝的消息,便抛弃了一方太守的高位,毅然前往京城,为太子孙登奔丧。
谢景能有如此忠义之心,再看看孙权的悲恸,朝臣的哀叹,无不表明,孙登在朝中的地位和声望很高。事实也正是如此,作为东宫太子,孙登在短暂一生中的表现,确实当得起孙权和朝臣的厚爱,他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储君。
孙登的母亲地位卑微,在孙权的众多女人中,非常不起眼。不过孙登运气很好,因为正室徐夫人没有子女,孙权将这个长子交给她抚养,凭着长子的身份和徐夫人养子的关系,吴国建立后,孙登被立为了继承人。
对自己的这个长子,孙权可是寄予了厚望。孙登的伴读,都是当朝元老重臣的子孙,比如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张昭的儿子张休等。而他的太子妃,是大都督周瑜的女儿。可见孙权对孙登的培养,真的是不遗余力。为了孙登,孙权还顶着巨大的压力,多次拒绝了曹丕让孙登做人质的要求。宁愿得罪强大的魏国,孙权也不想让孙登孤身涉险。
孙登也没有辜负孙权的这份期望,做了太子后,他协助父皇处理政务,年纪轻轻,就能够从容应对,做事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孙登还非常重视人才,自己的东宫群贤盈门,其他一些朝中有才能的人,也被他大力举荐,让父皇不拘一格,予以重用。
这样开明贤达的太子,自然让朝臣和百姓爱戴,孙登在朝中的威望,也是日渐提升,孙权对这个儿子也是越看越满意,只等着死后,孙登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然而世事难料,孙登最终没能走到那一步,救遗憾陨落。
谢景虽然因为太过悲痛,为孙登奔丧,情有可原。但是他擅离职守的做法,也是犯了大罪。他也知道这点,所以在孙登后事处理完后,他自己上疏请罪,心甘情愿接受惩罚。不过,孙权并没有怪罪谢景,反而对他进行了嘉奖,让他官复原职。
孙登的死,对吴国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孙权两个儿子孙和、孙霸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争斗,两败俱伤。孙权杀了两个儿子后,册立幼子孙亮为太子,结果孙权驾崩后,造成了权臣把持朝政的局面,孙吴陷入了长期的内耗,直至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