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都没有怕曹丕 司马懿为何更加畏惧曹睿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别 名:仲达国 籍:三国曹魏民 族:汉族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出生日期:公元179年逝世日期:公元251年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屯田水利,灭公孙渊官 职:太尉、太傅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庙 号:高祖封 爵:舞阳侯享 年:73岁葬 处:首阳山
中文名:曹叡别名:曹元仲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日期:206年逝世日期:239年1月22日主要成就:指挥击退吴蜀攻伐,平定鲜卑,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代表作品:《善哉行》《悼歌行》谥号:明皇帝庙号:烈祖年号:太和、青龙、景初陵墓:高平陵在位时间:226年-239年
中文名:曹丕(187~226)别名:魏文帝,曹子桓国籍:三国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世祖年号:黄初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陵墓:首阳陵
今天古史亭给大家带来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为何司马懿更加惧怕曹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古史亭一起看一看。
在热播的《军师联盟》中,曹睿即位后,司马懿很惧怕魏明帝,时刻担心着惹怒曹睿而小命不保。
而曹丕继位后,想着要励精图治,无奈英年早逝,司马懿帮助曹丕有功,又辅佐过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惧怕曹丕会对他做什么。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先从曹丕上位后说起。
黄初元年(220年)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他吸取东汉末年的教训,要把权利都抓在手上。于是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自己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开始了他7年的执政生涯。
而曹丕之所以可以登上帝位,其大功劳都在于司马懿的帮助。
曹丕上位后,亲征东吴,留司马懿镇守许昌,把后勤和朝内之事都交给了司马懿处理,可见有多信任司马懿,把整个后背都托付给他。
黄初七年,曹丕病重,临终前命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辅佐曹睿。
得知曹丕去世后,东吴再次进犯,而他们小瞧了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得知吴军进犯的消息,便在去江夏的路上沿途召集各县兵马,加上自己身边的骑从卫士共计步骑兵千余人。抵达江夏城外,荀禹指挥军队借山势举火向吴兵发起攻击,最终吴军败退。
随后又命司马懿,曹真大破吴军,后任命司马懿为镖旗大将军。而这场战役,深刻的让司马懿感受到曹睿比起其父有过之而不及。
曹睿上位初期,国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孟达作乱,诸葛亮北伐,东吴进犯。对面这些危机,曹睿则是御驾亲征东吴,命司马懿擒获孟达,派曹真、张郃拒诸葛亮,并亲往长安压阵。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
对内,曹睿也不含糊,集中权利在自己手中,哪怕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曹真,曹休都在他那讨不到一丁点好处。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藉由战事多次将曹休、曹真与司马懿调往边境,令其停留都城的时间十分有限,有效降低了三人对中央朝政的影响力。
甚至在他这一朝从未出现足以威胁皇权的权臣;甚至一些遭到群臣反对的决策也能独断专行。
而相比他的父亲,曹睿削弱宗室的力度更为强大,这让司马懿更为惧怕,连自己宗族都可以做到这个程度,我一外人更是不必说了。
曹睿在位期间,司马懿兢兢业业,相比于曹操时期更为的卖力。在《军师联盟》中有一个片段,在面对曹睿时,就算很生气都不能表现出来,还不断的警告司马昭,不要做惹怒曹睿的事情。
虽然剧里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或许情况真的是那样。
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明帝传令以驿马急召司马懿入朝。待司马懿匆匆赶到,马上被引入内宫。明帝拉着他的手嘱咐其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司马懿恸哭,连连磕头,答应了明帝托付的嘱咐。当天,明帝驾崩于洛阳宫嘉福殿。
其实哪怕是在曹睿时期,司马懿与帝王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奇妙的,哪怕到了最后,曹睿最为信任的人还是司马懿,而司马懿到最后也是很臣服于明帝。
可惜的是,明帝去世后,少主年幼,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