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乾隆为了孝敬老人举办的宴会,为何却导致很多老人离世?

2025-10-07

乾隆为了孝敬老人举办的宴会,为何却导致很多老人离世?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职业:皇帝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庙号:高宗 谥号:纯皇帝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在位:60年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陵寝:清裕陵

今天古史亭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孝道,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长者在家中甚至是在社会上的地位,都比幼者高出许多,这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之一。而孝顺老人这件事,不管是达官显贵皇亲贵族,还是平头百姓街巷市民,都要做到。

清朝时,有两位皇帝就曾带头,宣扬尊老尽孝的思想,他们就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这祖孙两人在位是,曾举办过两次千叟宴,邀请各界老人共同到京城聚宴。

康熙两次宴请天下老人,分别在60岁和69岁这两年。当时他布告天下,但凡是65岁以上的老人,不论满汉不论官民,都可以来参宴。结果第一次赴宴者就多达7000人,可谓盛况空前。这场宴席排场极大,宴席从宫殿内一直排到殿门外,康熙坐在殿内与众人同吃同乐,还特命年幼的宗室子弟出来给老人们敬酒分食,赏赐银两,极其热闹。

乾隆第一次举办千叟宴,正值他新添5世孙,为表皇恩浩荡,庆四海升平,他在乾清宫大摆宴席,邀请了60以上的长者前来赴宴,参宴者大约3000人左右。

乾隆这第一宴虽然人数稍少,但是来人的分量却很足,其中有一名叫做郭钟岳的老人,竟然已有141岁,这个岁数还能走动也实属不易,为此乾隆和纪昀还专门为他作了个对子。

乾隆的第二宴,在他刚退位这年举办,彼时的他已经86岁了,已入耄耋之年,但精神头还不错,便又举办了一场千叟宴。这一次参宴标准提升了10岁,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赴宴。

这场酒宴举办得依旧声势浩大,喜庆欢乐。但令人尴尬的是,宴后不久,很多老人就相继离世,让人不免生疑,难道这竟是场催命宴,乾隆命人下毒了?其实,老人们相继离世,并非乾隆授意,而是一个因考虑不周造成的意外。

乾隆宴请群老的时候,正是新年正月,此时北京天气还没回暖,天气冷得要命。本来这种天气,是不适合老人们出门的,但大家为感念皇帝恩德,都急急忙忙地赶到京城。住在近处的人还好说,住在远处可就遭罪了,车马劳顿加风寒侵袭,老人家的身体哪里受得了。

路上受罪也就算了,赴宴时他们也没舒坦,很多老人因身份或年岁不够,只能在殿外露天吃席,就这冷风吃着冷饭,真是想不病都难。因而很多人折腾这么一遭,回去就病倒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