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临死前,为何要把手串还给雍正?
中文名:年羹尧(1679~1726)别名:字亮工,号双峰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旗人)出生日期:1679(康熙十八年)逝世日期:1726(雍正四年)职业: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主要成就: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爵位:太保、一等公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出生时间:1678年12月13日 去世时间:1735年10月8日 主要作品:《雍邸集》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庙号:世宗 年号:雍正 谥号:宪皇帝 陵寝:清泰陵 前任: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后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年羹尧临死前,为何要把手串还给雍正?首先要明确的是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熙以后的皇帝,基本上朝珠是不离身的。下面古史亭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皇帝佩戴的佛珠来源于藏传佛教,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有皇帝赐予臣子佛珠的先例,各级官员也会将稀有的佛珠当做礼物上贡。
所以佛珠的往来代表着清朝君臣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虽然雍正赠送给年羹尧佛珠之时,他尚未登上帝位,但是他对年羹尧的信任和期许已经表露无遗。
雍正赠送年羹尧这串手串之时,年羹尧还没有什么权势。他即将调离外地为官,临走之前,他专程找到胤禛辞行。
胤禛当时问年羹尧,你最近对佛经有什么感悟?年羹尧立刻拍了个马屁,说四爷才是他的菩萨,他永远做一个护法金刚。
胤禛问年羹尧这话,实际上是想要警示年羹尧,勿要再制造不必要的杀孽。毕竟之前在江夏镇他一身杀气太重,胤禛多少有些担心他外放任职之后,身上再背血债。
胤禛劝解年羹尧研习佛经,也是希望他能多一点慈悲之心,收敛自己的行为。而年羹尧的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在捧胤禛,实际上也反映出他根本没有将研习佛经的事放在心上。
而朝堂上的内外群臣更是擅长见风使舵,在摸清雍正帝的态度和朝堂上的形势后,纷纷揭露其以前的罪状。
雍正则正好以服从群臣所递交的申请为名,尽数削去年羹尧的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捉捕缉拿年羹尧并将其押回京城接受会审。
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对年羹尧的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了92款大罪,请求立刻行刑,以儆效尤。
其罪状分别有:大逆罪的5条,欺罔罪的9条,僭越罪的16条,狂悖罪的13条,专擅罪的6条,忌刻罪的6条,残忍罪的4条,贪婪罪的18条,侵蚀罪的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