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明仁宗和明宣宗的后宫是怎样的呢?共有几位妃子?
中文名:朱瞻基(1398年~1435年)别称:明宣宗、宣德帝字号:自号长春真人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平燕王府出生日期: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逝世日期: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在位时间:1425年6月27日-1435年1月31日主要成就:“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主要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庙号:宣宗年号:宣德谥号:章皇帝陵寝:景陵前任:朱高炽(明仁宗)继任:朱祁镇(明英宗)明朝皇帝顺序列表,明朝十六帝排序: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帝:第一位)明惠帝朱允炆(明朝皇帝:第二位)明成祖朱棣(明朝皇帝:第三位)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皇帝:第四位)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皇帝:第五位)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皇帝:第六位)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皇帝:第七位)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皇帝:第八位)明孝宗朱佑樘(明朝皇帝:第九位)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皇帝:第十位)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皇帝:第十一位)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皇帝:第十二位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皇帝:第十三位)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皇帝:第十四位)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皇帝:第十五位)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皇帝:第十六位
中文名:朱高炽(1378年~1425年)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中都凤阳出生日期:1378年8月16日(洪武十一年)逝世日期:1425年5月29日主要作品:《明仁宗御制文集》、《明仁宗御制诗集》主要成就:靖难之役中坚守北平;在位时期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在位时间:1424年9月7日-1425年5月29日庙号:仁宗年号:洪熙陵寝:献陵前任:朱棣(明成祖)继任:朱瞻基(明宣宗)
中文名:朱棣(1360~1424)别称:明成祖,永乐大帝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年号:永乐 陵墓:长陵前任:朱允炆(明惠宗)继任:朱高炽(明仁宗)
明朝初期有是三位明君,他们分别是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成祖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仁宗和宣宗统治时期被成为“仁宣之治”。这三位伟大的帝王的后宫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古史亭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成祖朱棣的后妃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即后来著名的徐皇后。
太祖朱元璋听说徐氏自小通书达理,便为四子朱棣聘来做了王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徐氏同世子朱高炽一起守卫北京城,战败了来攻的李景隆,为朱棣保证了大后方的安全,让他能专心用兵于前。
朱棣继位后,徐氏被册为后。徐皇后经常劝诫朱棣“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
永乐五年徐后病逝,成祖朱棣自此再不立后,他的三个儿子也都是徐后所生。
除了徐皇后,朱棣还有昭献贵妃王氏、恭献贤妃权氏等妃嫔,她们两还算幸运,死在朱棣之前,其余的16为嫔妃,在成祖驾崩后全部被吊死殉葬。
明仁宗朱瞻基的后妃
明仁宗朱瞻基的皇后张氏,洪武二十八年被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被封皇太子妃。仁宗继位,册为皇后。
由于仁宗在位日短,所以张氏以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居后宫日久。
在明英宗早期,张氏掌控天下大权,她重用杨士奇、杨溥、杨荣等人,为建文旧臣平反、实行仁政、发展经济,把仁宗、宣宗的政绩发扬到了极致。
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驾崩。
仁宗其他10位妃嫔,没有什么特殊事件,《明史》中均无详细记述。
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妃
宣宗朱瞻基的皇后胡氏,是明成祖亲自选定的,不过朱瞻基最喜欢的是妃子孙氏。
宣宗后来废黜胡氏,另立孙氏为皇后,这个事件,被《大明风华》电视剧所用,孙氏即电视剧中的女主,汤唯饰演的孙若微,胡氏即电视剧中邓家佳饰演的胡善祥。
实际上的胡皇后非常善良,对太后张氏、对其他妃嫔都很和顺,可惜宣宗不喜欢她,在登基后三年,就以不能生育为理由,逼迫胡氏自己辞去皇后的职位,弄到道观做了道姑。
孙皇后史籍中则未提名字,不过她确实与朱瞻基感情和睦,后因生了长子朱祁镇被立为皇后,一直活到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在去世。
明宣宗除了英宗朱祁镇这个儿子,还有个做皇帝的儿子,即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的母亲吴氏,是宣宗做太子时候的妃子,代宗朱祁钰做了皇帝,尊她为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
明宪宗成化中薨。
宣宗还有郭嫔、李妃等11为妃嫔,但只有孙皇后和吴贤妃为他生了儿子,其他11人并无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