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李旦:唐朝最恬淡的皇帝,一生主动禅位两次

2025-10-07

李旦:唐朝最恬淡的皇帝,一生主动禅位两次

中文名:李旦 别名:李旭轮、武轮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蓬莱宫含凉殿 出生日期:龙朔二年六月初一日(662年6月22日) 逝世日期:开元四年六月二十日(716年7月13日) 职业:皇帝→太上皇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稳定韦后之乱后的动荡政局 代表作品:《戏题画》、《石淙》、《受禅制》 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庙号:睿宗 年号: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在位:684年至690年,710年至712年 陵墓:唐桥陵 父亲:唐高宗(李治) 母亲:武则天(武曌 祖父:唐太宗(李世民) 祖母:长孙皇后 兄姊:李弘、安定思公主、李贤、李显 妹妹:镇国太平公主 前任:唐中宗李显 后任:唐玄宗李隆基 皇后:肃明皇后、窦德妃(追封)

古史亭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旦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睿宗李旦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他的两次主动禅位,完美地显示了李旦庙号中“睿”一字的恰如其分,也开启了中国古代最繁荣的开元盛世。

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独揽政权。而她的第三子李显,不甘于被母亲控制成为一个傀儡皇帝,试图扶植自己的势力,却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于是李旦被扶植成了新一代的傀儡皇帝。

然而,在李旦被武则天变相幽禁控制的时候,许多大臣与皇子都试图要逼迫武则天还政于李旦,并且一个个都起兵反对她。武则天手握最高权力,显然,最后所有试图反抗她的人都惨死,唯独甘于做一个傀儡皇帝的李旦还完好无损地活着。

690年,侍御史傅游艺及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求武则天称帝。而武则天当时已经筹备多年代唐建周的计划,李旦迫于形势,也上表请武则天称帝,并求赐武姓。这便是第一次李旦的第一次禅位。这一次禅位之后,武则天改唐为周,史称“武周”。李旦则被废为皇嗣,开始了为期8年的坎坷皇嗣生涯。

710年,唐中宗李显去世,李旦儿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拥立李旦复位。因此,李隆基被朝臣视为最适合太子之位的皇子。而李旦看重李隆基在政变中杀伐果断的卓越能力,即以李隆基为储。

李旦在位期间,妹妹太平公主与儿子李隆基双方势力强大,互为对方发展势力的障碍。而李旦面对李隆基与太平公主针锋相对,尽量作为双方矛盾的缓和剂,也同时让势力相当的双方互相牵制,以此来保证自己最高权力的位置。

712年,李旦借星相学专家所说的彗星出现,为了除旧布新,再一次主动禅位,将皇帝的位置直接传给了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这就是李旦的第二次禅位。这一次的禅位足以表明唐睿宗李旦的睿智。太平公主在武则天之后有明显要效仿与她的野心,但是却没有武则天那样的政治才干,卖官鬻爵的勾当几乎成为家常便饭。

在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时,太平公主为了保住权势,四处散布谣言应该易太子,当时在位的李旦甚至还公开宣谕平息了谣言。李旦如此作为,是因为深知太平公主的政治才干根本无法驾驭皇帝之位。

李旦被后人称为是一个恬淡的皇帝,他甘心做傀儡,低声下气做8年皇嗣,在武则天的阴影下,培养出了唐玄宗李隆基这样优秀的后代,甚至两次主动禅位,最后安享晚年。我想,这或许便是他庙号唐睿宗中“睿“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