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和珅的最大靠山是谁?真的是乾隆吗

2025-10-07

和珅的最大靠山是谁?真的是乾隆吗

本名:钮祜禄·和珅 别称:善保 字号: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西城驴肉胡同 出生时间:1750年5月28日 去世时间:1799年2月22日 主要作品:《嘉乐堂诗集》 主要成就:位列紫光阁功臣 官职: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 封爵:一等忠襄公 旗籍:满洲正红旗

和珅的最大靠山是谁?真的是乾隆吗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职业:皇帝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庙号:高宗 谥号:纯皇帝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在位:60年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陵寝:清裕陵

和珅的最大靠山是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古史亭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封建社会时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步入仕途便意味着富裕。在教科书中有一篇文章名为《范进中举》,从主人公中举前和中举后,旁人的态度对比来看,足以看出封建官僚的腐败。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古代的官场中,贪污似乎成为了特殊的“潮流”。在清朝年间,有一位朝廷大官可以说是巨贪,他就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和珅。

和珅是清朝中期有名的贪官,在初为官时,和珅便显得精明强干,后来通过李侍尧案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乾隆皇帝对他更是宠爱有加,并且将幼女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这使得和珅不仅大权在握,并且还成为了皇亲国戚。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剧中,乾隆皇帝似乎是和珅在朝廷中最的靠山,其实历史上并非如此,或者说有失偏颇。

和珅在官场中并非只有乾隆皇帝这一个靠山,而是他在军中的弟弟和琳,此人才是和珅最大的靠山。在封建社会时期,若将皇帝当成自己的靠山是最不理智地,得到皇帝的宠爱固然是好,可君命无常,和珅并不傻,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乾隆皇帝这一个“篮子”里,那样实在是太危险。

和琳从小就与哥哥和珅相依为命,和珅是兄长,比和琳大一些,于是从小就非常照顾这唯一的弟弟,这也使得和珅与和琳的感情非常深厚,而和琳也在很小的时候养成了听他的这个哥哥的话的习惯。当年在读书时,二人便做好分工,和珅注重学文,而和琳注重学武,两个人一文一武,将来的前景便是出将入相,和珅于朝内,和琳在朝外。兄弟二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可他们一生关系都是非常好。著名诗人袁枚称赞二人(和珅与和琳):“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不得不说,和琳的机遇也算是非常好,初入仕途便跟随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处理了两件大案子,和琳也因此升官迅速。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当时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借着进京的机会顺路用官船运送私人木料给两广总督福康安,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趁此机会打击福康安,以此来巩固提升自己的实力,恰好乾隆皇帝也想整顿吏治,此后过后,和琳已经是兵部右侍郎、兼任工部左侍郎。

此后,和琳步步高升,最终于乾隆五十六年被授予四川总督一职。和珅、和琳兄弟就好比是乾隆皇帝手上的一把刀,他们被用以整顿吏治,打击各种派系势力,而兄弟二人也趁此机会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后来在镇压贵州、湖南苗民起义中,和琳受封一等宣勇伯、赏黄腰带、加封太子太保。和琳在军中的威望颇高,最终并取代了福康安(福康安因积劳成疾在军中病逝)。

和珅在朝廷内也是不断高升,他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但并不能说乾隆皇帝是和珅的靠山,换而言之,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在当时的地位已经很难撼动,一个位于朝中,一个掌控军权,并且深得乾隆的信任,在极短时间内乾隆或者嘉庆皇帝是不敢有何动作的,尤其是嘉庆帝。

可惜好景不长,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和琳因病去世,年仅42岁。此事对于和珅来说无疑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当时乾隆皇帝正面准备退位,和珅心里明白,若嘉庆皇帝正式登基,自己是没有好下场的,首先贪污腐败问题肯定不会被放过,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嘉庆皇帝的火早已烧到和珅的身上,而此时在军中的最大靠山自己的弟弟和琳已经去世,宠爱自己的乾隆皇帝也要退休了,等待和珅的便只有死亡。

和琳去世,和珅在军中的势力便被清零,也成为了徒有人脉的“花架子”,只能依靠着乾隆的宠爱过活,这也是和珅一而再,再而三劝阻乾隆延迟退位的原因。如若和琳没有病逝,嘉庆皇帝还根本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抄和珅的家并处死和珅,可世事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