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2025-10-07

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中文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别 名: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字 号:字介甫,号半山国 籍:中国(北宋)民 族:汉族出生地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出生日期:1021年12月18日(辛酉年)逝世日期:1086年5月21日(丙寅年)职 业: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成就:变法图强,收复五州,拓地二千余、击退交趾(越南)的入侵代表作品:《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临川先生文集》爵 位:舒国公→荆国公→舒王(后追夺)官 职: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司空等谥 号:文地 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古史亭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王安石变法是是宋神宗时期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但是变法遭到了高太后的反对,这个高太后高滔滔就是是宋英宗的媳妇儿,宋神宗的母亲。对于王安石变法她是极力反对的,虽然当时有曹太后在,高滔滔说不上什么话,但是不断向宋神宗施加压力。宋神宗本来就是孝顺之人,最终也产生了动摇。

宋神宗死后,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赵煦当时只有十岁,还是个小皇帝。高太后垂帘听政,掌握着大权。可是他任用司马光为相,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都废除了。

如果从主观上看,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初衷一定是要改变大宋的现状。毕竟当时的北宋已经内忧外患了。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从改革的内容看,王安石涉及的方面还是很多的,客观说新法使得财政收入增加,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同时,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客观说虽然高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她不是吕后那种人,她的执政能力还是有的,她也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

高太后之所以反对变法,史学家分析的原因很多不过归根结底的一点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这个利益并非王安石损害了她或者她娘家人的利益,而是皇家的利益,这么说吧,她认为宋神宗和王安石在胡来。

要知道当时不仅仅是她反对,就连曹太后也反对,这就有点说头了。主要是当时反对派的力量过于庞大了,甚至引起了激烈的“党争”。

而我们从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的一系列措施也可以看出,高太后的目的。除了重用保守派之外,还不遗余力的实施了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为主旨的朝政,力求与民生息,史称“元祐之治”。

而之前曹皇后在适当的机会也对神宗皇帝说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不应该轻易改动。可见,身在后宫的女人,虽然对国家整体的发展不甚了解,但对于维护祖宗法制还是不遗余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