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父亲和儿子都是明君,自己却成了昏君,此人是谁?

2025-10-07

父亲和儿子都是明君,自己却成了昏君,此人是谁?

中文名:朱祁镇(1427年~1464年)别 称 明英宗、正统帝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出生日期:1427年11月11日(宣德二年)逝世日期:1464年2月23日(天顺八年)庙 号: 英宗谥 号: 睿皇帝主要成就:夺门之变后复位,废除“殉葬”制度年号:正统天顺陵寝:裕陵陵 号:裕陵年 号:正统、天顺前 任:朱瞻基(明宣宗继 任:朱祁钰(明景帝)继 任:朱见深(明宪宗

对朱祁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古史亭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有一个人的位置非常的尴尬。他前后的几位帝王,都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到了自己这儿,却没有这样的天赋,皇帝当得磕磕绊绊就算了,还差点葬送了偌大的帝国,沦为朱家的罪人。此人就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

明宣宗朱瞻基儿子很少,存活下来的就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作为长子,朱祁镇深受祖母张太后喜爱,所以9岁就当上了太子。在这个位置上还没有坐几年,他就在16岁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祁镇登基时,他拥有的是一个强盛的帝国。在一代英主朱瞻基的治下,明朝迎来了“仁宣之治”这样的盛世,国富民强,蒸蒸日上。按理说,有父辈打下的这片基业,朱祁镇只要不折腾,做一个守成之君真的很容易。然而,这位刚登基的皇帝,却偏偏不肯安分,毅然朝着作死的道路上走了过去。

当然了,年轻的朱祁镇之所以会走上作死这条路,是因为有一个“称职”的领路人,这个人就是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王振。此人在入宫前本来是个秀才,却非常擅长迎合圣心,溜须拍马,所以深得朱瞻基的喜爱,后来让他去陪伴年轻的太子朱祁镇。在王振的面前,朱祁镇哪是对手,很快就把他视为心腹。

登基之后,朱祁镇对王振的宠信不减反增,最终听信他的谗言,御驾亲征,想要重现当年曾祖父朱棣远征大漠的辉煌,教训一下不听话的瓦剌人。结果,就发生了那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也被敌人生擒。这一事件的耻辱程度,与当年的靖康之难都差不了多少。朱祁镇被俘后,引发朝野一阵动荡,很多人都心胆俱丧,提议南迁。大明王朝迎来开国八十年来最大的危机。

好在危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坚持抵抗瓦剌,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朱祁镇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在瓦剌屈辱地生活了一年后,他被放了回来。回到北京后,朱祁镇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囚禁生活,结果还在七年后咸鱼翻身,凭借“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再次当上了皇帝。

两次变乱,上一次朱祁镇丢掉了皇位,这一次却成了大赢家。皇位失而复得,经历了种种磨难,朱祁镇怎么也该长点记性,改过自新才对。然而他改了吗?并没有!登上皇位后不久,朱祁镇就开始报仇,给了弟弟朱祁钰一个不好的谥号,还听信谗言,杀掉了救国功臣于谦,其他六部大臣也大多数被清洗,这样的做法,让他彻底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不仅如此,在第二次当皇帝的七年时间里,朱祁镇宠信奸佞,搞得朝政黑暗,奸臣当道。最无语的是,他还为差点害死自己的王振平反,生生将一个祸国殃民的贼人塑造成忠君爱国的形象,从这一点来看,朱祁镇对自己犯下的大错,其实是没有悔改之心的。好在折腾了二十年后,朱祁镇终于死了,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

要说朱祁镇还真幸运,儿子朱见深和孙子朱佑樘都是非常有作为的明君,在这两父子的努力下,将朱祁镇留下的烂摊子收拾掉了,生生为大明王朝续了一百多年的命。只是朱祁镇这个人,一代昏君的形象是跑不掉了,作为明朝的一代耻辱,他沦为历史的笑话,简直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