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当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的时候,杨士奇是怎么做的?

2025-10-07

当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的时候,杨士奇是怎么做的?

本名:杨寓(1366年~1444年)别称:杨士奇、文贞太师字号:字士奇、号东里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江西宜春出生时间:1366年2月3日去世时间:1444年4月2日主要作品:《三朝圣谕录》《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主要成就:在内阁四十余年,成永乐、仁宣之治,主修《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与马愉等人合编《文渊阁书目》,三杨内阁之一官职: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等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当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的时候,杨士奇是怎么做的?

中文名:朱高炽(1378年~1425年)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中都凤阳出生日期:1378年8月16日(洪武十一年)逝世日期:1425年5月29日主要作品:《明仁宗御制文集》、《明仁宗御制诗集》主要成就:靖难之役中坚守北平;在位时期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在位时间:1424年9月7日-1425年5月29日庙号:仁宗年号:洪熙陵寝:献陵前任:朱棣(明成祖继任:朱瞻基(明宣宗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四位皇帝,他出台了很多仁政措施,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所以当时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那么此时杨士奇是怎么做的?

当时有大臣上书不吝词汇地大肆歌颂太平盛世,朱高炽将这个大臣的奏章当众公布出来,满朝文武就此争先恐后地附和一番,大拍彩虹屁。

只有内阁成员杨士奇一人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表示:“陛下您虽然努力地恩泽天下,但就目前来看,经过四年靖难之役后所产生的大量流民,还有很多没有成功回归自己的家乡。这场战争给整个天下所造成的创伤还没能得到痊愈,很多老百姓依旧在为了生计问题而奔波!所以目前天下还远远不可以称得上是太平盛世。只有继续实施仁政,长达数年之后,老百姓才可以因此而安居乐业,所谓的太平盛世也可以期盼一下到来。”

对于杨士奇这番话语,明仁宗朱高炽表示无比赞同,并对其他文武大臣道:“朕对你们推诚置腹,目的是让你们能够真正做到匡君辅国,纠正我一下的错误。然而在你们这些人当中,只有杨士奇一人先后五次上书,给朕指出错误。至于其他人,则没有半个人是这么做的,只知道一味地随波逐流。难道当天朝廷这么多的政事,每一件都毫无错误可言吗?难道当今天下真的可以算得上太平盛世了吗?”


听罢,满朝文武都为之惭愧道歉,在同年四月份的时候,明仁宗朱高炽特意赏赐杨士奇一份玺书,以表彰其贤德忠贞、敢于直言的优秀品格,过后又委任他和黄淮、金幼孜、杨溥等大臣一起充当总裁官,参与《明太宗实录》的纂写工作。

再过不久,明仁宗朱高炽便病重了,自感时日无多的他,赶紧召来杨士奇、蹇义、黄淮、杨荣等人商议后事,同时任命杨士奇书写一份遗敕,把太子朱瞻基赶紧召来南京,以防止不测。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明仁宗朱高炽正式暴死,皇太子朱瞻基顺利来到南京,继承皇位成为了宣宗皇帝,继续推行各项仁政,积极改革弊症,使得大明王朝出现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