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位成功之后 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中文名:曹丕(187~226)别名:魏文帝,曹子桓国籍:三国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世祖年号:黄初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陵墓:首阳陵
姓名:刘协(公元181~公元234)别名:汉献帝、山阳公、刘伯和国籍:中国汉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洛阳出生日期:181年4月2日(辛酉年)逝世日期:234年4月21日职业:汉朝皇帝、山阳公谥号:孝献皇帝(魏)、孝愍皇帝(蜀汉)在位: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陵墓:禅陵
今天古史亭给大家带来曹丕不杀汉献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对三国历史有过了解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汉王朝虽然在三国时期仍然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董卓被诸侯剿灭之后,曹操趁机扩充自己的势力,逐渐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贼,曹操一生虽然嚣张跋扈,位高权重,但是却始终不肯废掉汉献帝刘协自立为帝,甚至还作诗自比周公,表示自己有生之年绝对不会废掉汉献帝,当然曹操实际上很想当皇帝,但是却不敢轻易的逼汉献帝禅位,到死也只是个魏王,而曹丕篡位之后也对汉献帝非常礼遇,不敢加害汉献帝,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曹丕不是不想杀汉献帝,而是因为这三个原因不能杀:
第一:汉室虽亡,但人心向汉,曹丕篡汉已经属于大逆不道,曹操一辈子都不敢干的事情,曹丕竟然做成了,实际上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有人心,很多的朝中大臣虽然明知道曹家大权在握,天长日久对曹丕篡汉也只能无奈顺从,但是对于汉献帝,很多大臣还是心念旧恩的,毕竟曹魏政权的很多大臣们都是汉朝的原班人马,世代食汉禄,如果曹丕杀掉汉献帝,恐怕就实在说不过去了,而曹丕也非常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毕竟汉献帝还有那么一点号召力,所以曹丕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新政权而不敢轻易杀掉汉献帝。
第二: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蜀地还有刘备的势力,一直以尊汉朝正统自居,如果听说汉献帝已死,刘备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而且会称帝正式建国,扩张自己的势力,如此一来刘备对外影响力就更大了,而汉献帝不死,刘备就没有任何理由称帝建国,因为虽然在曹魏方面汉献帝被废,但是既然刘备不承认曹魏政权,那么必然仍尊汉献帝为皇帝,这样刘备便不敢轻举妄动,再在蜀地搞出个汉政权,但是令曹丕没有想到的是明明自己没杀汉献帝,但是刘备方面却传播谣言说汉献帝已死,还假惺惺的为汉献帝举办了隆重的祭奠仪式,之后刘备便名正言顺的当上了皇帝,曹丕或许也没有想到刘备竟然比自己还无耻,明明汉献帝还活着,非要说人家死了!
第三:汉献帝既然已经答应禅位,曹丕其实没有必要斩草除根,虽然大家对汉王朝还有一点怀念,突然改朝换代,大家有点不适应,但是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汉朝灭亡是必然的事情,四百年江山,汉运已终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就是蜀汉的诸葛亮对此也只能承认,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不杀汉献帝而厚待他更能够为自己洗刷骂名,让世人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更能表现出帝位禅让的合理性,如果汉献帝后来不明不白的死去,后世的史书必然要大骂曹丕篡位夺权,而饶汉献帝一命则为曹魏政权和自己博得了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