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临死前做了一件好事 没有她的说情或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
本名:曹氏别名:慈圣光献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真定府灵寿县出生日期:1016年逝世日期:1079年11月16日主要作品:飞白书主要成就:平定“庆历宫变”,扶持宋英宗即位,辅佐三位皇帝,救下获罪的苏轼籍贯:真定府灵寿县(今河北省灵寿县)陵墓:永昭陵丈夫:宋仁宗赵祯
本名:苏轼 别称:苏东坡、苏文忠、苏仙 字号: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又号铁冠道人、海上道人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出生时间:1037年1月8日 去世时间:1101年8月24日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追赠:太师 谥号:文忠
中文名:赵祯 别名:赵受益 国籍: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汴京(开封) 出生日期:1010年5月12日 逝世日期:1063年4月30日 职业:皇帝、政治家 信仰:道家 主要成就:仁宗盛治、节俭爱民 代表作品:《尊道赋》 庙号:仁宗 陵墓:永昭陵 在位: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 年号1: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 年号2: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在位时间:42年 享年:54岁 重要事件:宋夏战争、侬智高叛乱 相关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 性格:天性仁孝、宽厚和善 父亲:宋真宗赵恒 继承人:宋英宗赵曙
对曹皇后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古史亭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宋的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如果不是电视剧《清平乐》的渲染,在民间并不那么出名。历史上的曹皇后于1034年入宫,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最后成为北宋的太皇太后,于1079年病死,终年64岁。别看曹皇后在历史上知名度不高,但她却在临死前做了一件好事,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文学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苏轼发牢骚惹祸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调到湖州,继续担任知州的职务。当时,宋神宗正在实行变法运动,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遭到排挤,所以才外出做官。按照惯例,苏轼要给宋神宗写了一封谢恩表,他在里面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也就是说,苏轼发了几句牢骚。
苏轼没当回事,宋神宗也没注意,但有人却留心了!这年七月,御史台的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先后上奏,利用谢恩表中的两句话,猛烈抨击苏轼,“论轼自熙宁以来,作为文章,怨谤君父,交通戚里”。宋神宗大怒,当即命人前往湖州押解苏轼来京问罪。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捕,“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
二、乌台诗案牵连甚广
八月十八,苏联被打入御史台的监狱之中,两天后被带出审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实际上这就是一场文字狱,一场由变法派主导的,企图利用苏轼的诗词为手段,来打压保守派的政治活动。很多人都被牵连其中,比如说王诜、李清臣、司马光、黄庭坚等人。变法派说苏轼等人利用诗词反对变法,“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
十月十五。御史台向宋神宗呈送有关诗案的相关材料,共有二十九位朝廷大臣卷入其中,除了前面所说的,还有计有范镇、张方平、苏辙等人。由于当时主持朝政的是变法派,所以真正站出来敢为苏轼讲情的人并不多。苏轼在监狱内也是担惊受怕,甚至给弟弟苏辙写下了诀别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三、太皇太后站了出来
元丰二年的下半年,太皇太后曹氏的身体很不好,甚至已经病危,但她仍然惦记着朝政。有一次宋神宗前来探视,病入膏肓的曹氏先给神宗讲了一段往事。当年苏轼、苏辙兄弟考中制科时,宋仁宗曾对她说“吾为子孙得两宰相”。接着,曹太后又为苏轼说情:“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
听完祖母的这番话,宋神宗留下了眼泪,然后下诏赦免苏轼的罪过,“帝涕泣,轼由此得免”。这年冬天,太皇太后曹氏病死,而苏轼则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假如没有曹太后的说情,那么中国历史上,或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