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的故事
本名:范纯仁别名:范尧夫字:尧夫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京应天府[4]出生日期:1027年6月逝世日期:1101年主要作品:《范忠宣公集》主要成就:两次担任宰相、赈灾济民等官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宰相)、吏部尚书、知庆州等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谥号:忠宣爵位:许国公(赠)
中文名:程颐(1033~1107)别 称:伊川先生字 号:正叔国 籍:中国-北宋民 族:汉族主要成就:开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品:《程颐文集》《易传》《经说》籍 贯:河南府洛阳祖 籍:深州博野
本名:范仲淹 别称:朱说、范履霜、范文正公 字号:字希文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 出生时间:989年8月29日 去世时间:1052年5月20日 主要作品:《范文正公文集》 主要成就:庆历新政、戍边御敌、执教兴学 官职:参知政事,徐州知州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 谥号:文正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不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范纯仁不知程颐所指何事。程颐解释说:“在你任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民抢粮事件,你本应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可你却什么也没说,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惩罚。”范纯仁连忙低头道歉:“是啊,当初真该替百姓说话!”程颐接着说:“在你任相第三年,吴中发生天灾,百姓以草根树皮充饥。地方官员报告多次,你却置之不理。”范纯仁愧疚无比:“这的确是我失职!”此后,程颐又指出了范纯仁的许多过失,范纯仁都一一认错。
事隔多日,皇帝召见程颐问政,程颐畅谈了一番治国安邦之策,皇帝听后赞叹不已,感慨地说:“你大有当年范纯仁的风范啊!”程颐不甘心将自己与范纯仁相提并论,忍不住问:“难道范纯仁也曾向皇上进言过?”皇帝命人抬来一个箱子,指着说:“里面全是范相当年进言的奏折。”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那些奏折,这才发现自己前些天所指责范纯仁的事情,其实他早就进言过,只是因某些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罢了。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专程登门道歉。范纯仁哈哈大笑:“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
范纯仁曾自我总结:“懂得恕人,受之不尽。”恕,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面对他人莫须有的责备,与其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谦卑地认错,往往比桀骜地辩解更加有力。
- 上一篇:北魏五朝名臣高允的境界
- 下一篇: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的白起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