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

  三国时期,曹操最擅用人,手下文臣武将群星灿烂。除去诸夏侯曹因为亲属原因备受恩宠外,异性武将中最有名的是曹魏五子,也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那张辽为何备受曹魏恩宠,成为五子第一人呢?

  说起排名,在中国一向有讲究。首先是论亲疏,于是才华平平的夏侯惇成为仅次于曹操军中统帅,斤斤计较的大款曹洪也可以担任骠骑将军;其实是论资历,在五子之后曹魏其实还有不少骁将,比如李典、臧霸、文聘之流,说起武功和五子差别并不很大。尤其是李典,颇受陈寿推崇,反倒是五子之中的于禁、乐进战功平平,缺少独当一面的成功战例。不过于禁和乐进是董卓之乱时期就追随曹操的老人,资历摆在那里。打仗的时候就算没有建立大功,但是几次大战也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曹操又是个比较重感情的人,于是进入五子也可以理解了。

  五子之中,张辽来到曹操的身边比较晚,经历也比较复杂。于是在一直在扫平袁绍之时,张辽的排名依然在;乐进、于禁之后。等到平定荆州时,张辽征讨陈兰有功,名位徐徐超越乐进。于是,当曹操率领大军征讨张鲁之时,把南方守卫边疆的重任就交托给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

  然后,孙权抓住时机进攻曹魏要塞合肥,于是张辽于是人品爆发,以逍遥津之战威震天下。

  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表现神勇,以八百人大败孙权十万人,在张辽死后多年,魏文帝曹丕还感念张辽,特殊下诏褒奖张辽:“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确实,张辽晚年多病,但是只要张辽在合肥,孙权就不敢轻举妄动,孙权还特殊交代手下将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一朝被蛇咬,多年之后孙权依然颤栗,可见逍遥津之战张辽无敌情状。

  不过,曹魏诸臣中,难道就没有人的功劳可以盖过张辽吗?有的。

  曹魏第一功臣是荀彧,荀彧如同汉之萧何,帮助曹操打理国政,建立各项制度,可是如此大功的荀彧最终被曹操逼死。原因很简朴,荀彧曾经反对曹操称魏公,在曹魏的霸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了皈依没落的汉朝,既然道不同那不相为谋,曹操这个人可以容忍手下有各种毛病,但是绝对不答应有别样的想法,于是曹操杀荀彧,杀崔琰,杀孔融。

  而在五子之中,徐晃在破刘备、破吕布、破袁绍时皆有大功,尤其是在剿灭马超的时候提出率军奇袭马超后方,居功至伟。之后在关羽围攻樊城、襄阳时有率军救援,曹操大赞徐晃有辅汉名将周亚夫之风。可以说,徐晃的功劳绝对不弱于张辽。即便是在五子之后,驻守江夏的文聘,也曾经施展空城计独立对抗孙权五万大军的突袭,在孙权犹疑撤退时更主动出击大败吴军,捍卫国土,名震敌国。为何张辽名位却远在他人之前?

  我看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张辽的忠诚,由于张辽事事以曹操为先,把曹魏的天下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这才是他受到曹操和曹丕欣赏的最重要原因。

  在袁绍被灭之后,张辽和夏侯渊奉命平定郡县,在东海和悍将昌豨交手,昌豨能征惯战,几个月下来,随军携带粮草吃尽,也不能攻破城池。于是夏侯渊考虑撤军,可是张辽不同意。张辽依据自己对昌豨的了解,觉得昌豨很可能和己方一样筋疲力尽,此时放弃,必将让昌豨重新壮大。加上张辽观看昌豨,觉得昌豨好像有想要归降的意思,建议由自己出面去劝服昌豨。于是,张辽单人独骑拜访昌豨,果然成功招降昌豨。事后曹操得知,非常感动,也非常气愤。曹操批评张辽:“这可不是一个大将应该做的啊。”张辽说:“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豨必不敢加害故也。”

  张辽不简朴,战场上,冲锋陷阵,于百万军中横行;帷幕中,机巧决断,只言片语赛过十万雄兵;就算是在官场,在政坛,应对辞令也绝不输于那些谋臣策士。收服昌豨,张辽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主公曹操,因为曹操的威名,自己才获得成功,功归于主上。曹操听后自然更加兴奋,得将如此,如何不视为腹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