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日本天皇的资产是怎么来的?日本天皇为何穷困?

  日本天皇的资产是怎么来的?日本天皇为何穷困?故事小编给大家提供具体的相关内容。

  天皇的财产、收入来源,与天皇的权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和朝廷时代,大王(后来的天皇)以诸豪族的盟主兼最强豪族的身份实行统治。据目前的研究显示,那时候的大王拥有直辖地,称为屯仓、御厨等。另外,大王当然有直属的部曲民,当中有称为名代、子代的民众。他们负责提供劳动力、还要纳贡,这些土地和任命便是大王们的基本收入来源。

  到了公元七世纪,大王改称为天皇,仿效唐朝而导入的律令制度随之实行,王家领地也进入制度化治理的时代。那时候的御领主要由宫内省下的大炊寮和内膳司治理。宫内省便是天皇的家政机关,辗转延续至今。

  当时与唐朝制度一起导入的还有儒家思想,闻名的句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是天皇坚信的观念。因此,国家的山泽资源、田贡租税等纳贡品,当然皆为天皇财产。那时候的国家税收则由中务省的内藏寮和缝殿寮两个部属负责征收。

  后来,律令制度失效,九世纪的平安时代前期改行庄园制,海内土地的租税转变为由贵族为领主的庄园贡税。简朴地说,庄园制便是将国家土地分割,交到贵族、寺社手上治理,而庄园领主则有责任缴纳朝廷制定的租税额,来维持朝廷运作。

  在这些庄园领主中,最高位的便是天皇和天皇家的家长——院,即天上天皇(后称上皇)。不过,为免被世人非议一国之君敛财自肥,有失君德,天皇和上皇习惯将这些庄园中的大部分转为皇室寺院名义下的庄园,作为供神佛礼的贡地,由上皇来来治理,因此这些庄园在当时一般被称为院领。

  上皇也会把遗产分给自己的妻妾或女儿代官,期待她们日后将遗产还给上皇属意,但又未成年的后继人。这些暂时转给妃子、公主治理的领地,被称为女院领。当然,天皇、上皇的收入不只有田产。

  在庄园盛行的时代,古来的国家祭奠活动继续执行,相关的祭奠供品和费用当然从官、私两种庄园里征收。而负责为皇室庄园调配物资的供御人,受惠于为天皇办差之便,慢慢形成了后来称为座的特权商人,为天皇和上皇提供生活所需、享乐物资。

  到十三世纪,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相继成立,武士强抢贵族庄园的问题十分猖獗,但两个幕府的将军均以勤王作为大义名分,积极地保护皇室庄园的安全。但结果,国家的租税征收权便落入幕府手上,皇家的经济能力大幅下降,显然不足以独自负担执行国家事务和祭奠所需的资金。在室町时代,天皇要进行即位、祭奠的仪式时,基本上都要靠幕府全资支付。

  正所谓唇亡齿寒,天皇与朝廷全面依赖室町幕府来支持,幕府的稳定显得尤其重要。但当时幕府经历了公元1467年的应仁文明之乱,元气大伤,对天皇与朝廷的支持便显得有心无力了。当时天皇的即位典礼、葬礼,都因为缺钱而无法如期进行,以至于后奈良天皇与后柏原天皇两代,无法按祖制让位给新皇,郁闷地死在皇座之上。

  为求活路,战国时代的天皇曾一度依赖各地新崛起的战国大名索求官职的献金来维持生计。虽然天皇对卖官的行为多次表达不情愿,但幕府默许,朝廷又需要经费维持国务运作,加上换来的政治献金实在可观,诸多利诱使得这样的行为持续了四十年左右。

  织田信长于公元1570年代把握京都,代替室町幕府管治,京畿一带局势回稳,皇室财政终于回春。在丰臣政权时代,正亲町天皇终于获得资助,重启让位大典,续行祖制。而且,丰臣政权继续织田政权保护皇室权威的方针,使各种皇室领地和贵族领地得以回归。到了德川幕府时代,大部分仪式和费用继承获得资助,皇室与贵族迎来了最安定的时期。

  德川幕府沿袭织田、丰臣时代以来,出资修护天皇皇宫和太上天皇居住的仙洞御所,皇室与朝廷贵族获幕府保证的领地总额也超越了织田、丰臣时代,约为十二万石,已经相称于一个中级藩。到了这时,日本天皇的“王之财宝”终于稳定下来,可以顺利维持朝廷运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